1. 首页 > 财经资讯

2023年北京商圈如何发展?《2022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有答案

北京商报讯(记者刘卓澜)知来处、明方向。北京商业半径已从“内九外七,皇七禁城四”扩展至16个市辖区,新的消费格局已然形成,面向未来,商业掌舵人日夜兼程、山后练鞭,一本新的商业手册即将出炉。

  12月14日,由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北京商报社共同主办的2022年度(第十六届)北京商业高峰论坛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论坛如期举行。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内容,《2022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也正式发布。

  《蓝皮书》是由北京商报组建的调查小组,根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中划分的100多个新商圈,遴选出10余个代表性商圈,覆盖4 片国际消费体验区、4个城市消费中心、2个地区活力消费圈、1个社区便民生活圈及一刻钟生活圈的新业态,通过与政府、企业深度沟通,进行一线走访,从多角度、多业态来呈现北京商业发展变化及未来北京商业发展蓝图。

  根据商圈大小、规模以及定位,《蓝皮书》以“国际级、城市级、地区级、社区级”四级商业消费空间为主要框架,展示商业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通过走访调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纵观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大多在品牌号召力、客群集聚力、政策倾斜度、地理位置上均占有先天优势,但部分商业项目存在老旧情况严重、交通不够通畅、运营思维落后以及休闲娱乐缺乏、零售过重的问题。

  北京城市地标越来越多,消费中心也开始向外延伸。《蓝皮书》中显示,北京南城商业越来越繁华,新地标的崛起和政策红利的扶持,让山姆、新光界、荟聚、丽泽龙湖天街等项目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京西商圈也在新首钢的带动之下,成为了消费者新选择,六工汇的入市,让这座钢铁之城多了一丝现代化。

  区域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型商业变身社区消费保障者,艺术小镇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休憩场所。《蓝皮书》在84个地区活力商圈中,选择以宋庄艺术小镇和世纪金源为调研对象,在15-30分钟的慢性范围,展示商业多元化发展及消费者追求沉浸式体验的需求变化,铺设地区宜居综合体的发展宏图。

  在便民生活方面,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发展迈进。《蓝皮书》以塔裢坡社区和一刻钟生活圈为调研对象,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通过社区零售门店的新业态,展示线上购物、即时配送、无感支付等数字化技术对居民日常生活的改变。

  除商圈远景绘制,《蓝皮书》中还涵盖了众多企业一把手和行业专家对北京商业的独家解读。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背景下,匹配国际消费城市的发展目标,《蓝皮书》将成为未来北京商业新空间布局构建的有利推手,也为企业在新格局下寻求新的发力点助力。

  北京商业发展迎来新机遇,“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成为商业发展新关键词。统筹考虑居民日常、周末以及偶发性消费行为的频次差异,以不同等级的商业消费空间承载居民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配置不同类型的功能业态。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