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二房东”变“二管家”?闵行这个街道推动“二房东”成为社区治理共同体

  “以前,经常听到租客对二房东的诸多抱怨,什么突然跑路、房租乱涨、各种维修不管等,造成各类租赁纠纷时有发生。但是,在我们小区,这类纠纷越来越少了。”

  说这话的,是闵行浦锦街道景江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伟。他告诉记者,通过制定“调研群体—排摸底数—找出需求—完善机制—融入社区”的“五步走”措施,居民区积极探索让“二房东”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径,推动“二房东”与居民共同制定社区公约,形成共同遵守、共同守护的“最大公约数”,如今,社区邻里关系益发和谐了。

  从“最近视角”找到切入口

  今年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条例》将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上海将加大对个人“二房东”监管力度,要求其开立租金监管专用账户,并按规定将相关资金存入该账户。同时,从事住房租赁经营活动的“二房东”转租房屋达到规定数量,必须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在浦锦街道景江苑,给“二房东”做好“规矩”早早就已被提上了为民办实事的议程。“景江苑E区与上海五官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浦江分院只有一路之隔,每当病房紧张,小区短租房就成了求医者的‘后备病房’。”胡伟介绍说,短租房造成出入小区的外来人员增加,一些人乱扔垃圾、多人群租的不文明行为,还给原住居民带来了不便,引起了纠纷。尽管街道多次上门告知不文明行为,引导外来人员纠正,可是短期有一定效果,但往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过了一段时间,矛盾又反复上演。”短租房存在刚需,所以,规范好‘二房东’行为是关键。

  为此,浦锦街道与上海大学赋能团队对景江苑“二房东”群体进行了伴随式调研,从“最近视角”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圈、工作圈,做到“接触—熟悉—交心—问需”。他们还从调研中了解到,“二房东”有想融入、想稳定、想被理解的需求。“找到了切入口,解决纠纷就有了抓手。”

  从“各执一词”走向“理解尊重”

  “我们推动了‘短租房宾馆式’人口登记机制,凡有人员变动及时报党组织备案登记。”

  胡伟介绍,浦锦街道从“追着赶”到“坐下谈”,探索“二房东”在社区规范有序的框架内开展租赁工作,“我们赋予‘二房东’新的身份,叫‘二管家’,鼓励他们担任调解员,积极参与楼道堆物、垃圾分类、邻里矛盾调解等工作,在‘二管家’和原住居民间架起情感纽带,提高‘二管家’的社区归属感,也提升原住居民对他们的社区认同感”。

  街道建立“租赁规范流程图”,制定“出租-居住-退租”的短租房备案制度以及管理流程图。他们定期召开“二房东”、居民等多方交流会,听取各方的想法,收集居民需求、二房东需求、物业需求、医院需求“四张需求清单”,从中做加减法,凝聚“共同需求”,让“二房东”成为社区治理共同体。

  街道还发挥网络管理的优势,把景江苑E区划分为4 个微网格,根据“二房东”房屋位置将其纳入相应的网格内。他们还组建由居委干部、物业公司、党员骨干、“二房东”等形成的治理队伍,有效避免了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等行为。“二房东”负责解决网格内短租房的日常管理以及人口信息登记,及时向短租客宣传告知“社区公约”,第一时间化解邻里矛盾。为此,街道完善租赁房的备案机制,落实“二房东”作为人口登记的“最前沿阵地”,让“二房东”为“人口登记员”。

  “景江苑E区定期对短租房排查人口登记情况,了解是否存在群租、违建以及小区不文明情况。”一位居民区干部拿着“二房东”签订的社区公约介绍说,根据约定,但凡租赁房屋内出现人员变动,必须及时进行备案,提供人员信息底册;同时,为前来就医的短租客提供温馨便民小册子、浦锦便民地图、书籍等,打造温馨居住环境。

  “现在,‘二房东’每月会参加社区治理活动,有时担任社区志愿者,有时上门慰问帮扶孤寡老人,给老人们送温暖,逐渐成了小区里受欢迎的大管家。”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