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绑定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 深圳职业院校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12月14日,由深圳人才集团主办的2022年“深圳工匠活动周”分会场暨第五届名校校长论坛顺利举行。

  论坛以“创新·融合·共赢——构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题,邀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校长许建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信院”)校长王晖、深圳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深技师”)校长邓元龙等分享各自院校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适应深圳产业升级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会上获悉,深圳多所职业院校正探索与产业赛道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深入合作,例如深职院与华为合作,规模化培养5G+数字化、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深信院与腾讯共建“腾讯高等工程师学院”,围绕腾讯生态培养中高端软件应用型人才等。

  截至9月,深圳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超400万人,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达到143.8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提升至35.84%。

  深化合作绑定链主龙头企业

  今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将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许建领在会上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由此衍生的数字技能人才巨大需求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近期发布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的专业设置得到了优化与加强。

  在此背景下,深职院一方面精准对接区域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与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创建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最终指向职业教育生态的重塑,深职院将从治理模式、专业、课程与教学、教师、学生等五个维度进行全方位改造,推动相关技术及知识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

  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据许建领介绍,深职院与华为在人才培养、课程嵌入、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全国首个“华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落户深职院,双方将共同规模化培养5G+数字化、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今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

  王晖表示,随着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深圳对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高技术技能的应用型工程师缺口巨大。在此背景下,深信院正探索构建产教科融合新生态,即针对合作企业的需求和层级,采取不同的合作形式和内容。

  具体来看,针对技术攻关、技术培训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深信院将从技术联合创新、技术服务、职工培训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针对用人需求庞大的规模型企业,该校将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形式为企业规模化培养技能人才;而针对重要技术细分领域的核心龙头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主流技术与标准的研发和创新,因此学校将通过职教联盟、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方式与企业共研,共同培养中高端技能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在深圳聚集的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链主企业和平台型企业,深信院遴选链主企业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开展教学和研发,试点建设“高等工程师学院”。

  例如深信院与腾讯共建的“腾讯高等工程师学院”下设“腾飞班”和“腾实班”,前者实施纵向贯通,围绕腾讯生态中的某一项细分技术精深培养;后者实施横向融通,通过完整项目的设计、开发、应用、运维等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创造“热点”提升社会认知

  近日,人社部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的“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数据显示,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技术工种岗位缺工较为突出。其中,电机制造工、仪器仪表制造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等缺工程度较二季度有所增加。据人社部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

  与会专家指出,虽然我国尤其是深圳的制造业呈现出高端化趋势,但技能人才对“进工厂”仍有保留,传统的学历思维对技能人才和技能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偏见。

  去年4月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的理念与战略。同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国家层面的战略决心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的新风尚。具体举措上,邓元龙认为,应借助世界技能大赛、技能节等平台,展示、发扬学生的技术技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肯定与重视,以比赛促进职教认同与发展。

  今年10月,深技师学子陈新源、罗凯分别摘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云计算和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决赛桂冠,为中国代表队收获2枚金牌。据悉,这是深圳选手首次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也是中国代表队首次在这两个项目上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

  罗凯在发言中提到,坚持常年高强度训练,始终以“成为精英中的精英”为目标,才能在发生颠覆性题型改变的赛场上从容应对,以大比分优势夺冠。陈新源则立志成为“技能成才”的经验传播者、成果转化者、专业建设者和城市志愿者,用亲身经历让广大技能青年坚定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打造职业技能竞赛展示平台”被写入今年1月发布的《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文件明确,要健全多层次技能竞赛体系,以世界技能大赛为标杆、以全国技能大赛为目标、以省级技能竞赛为重点、以市和区级技能竞赛为基础,打造覆盖更广、标准更高、形式更新的深圳技能大赛品牌,强化技能宝贵的激励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