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全球财经连线|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出炉 11月国民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 美联储加息50基点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印发

  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下称《纲要》),围绕11个方面出台38条举措,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纲要》的出台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我们来连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明明:《纲要》文件的发放,释放了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烈信号。

  目前来看,最近一两年,受到国内外复杂经济影响因素的作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特别是需求方面,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的主要问题。从最近的市场关切来看,比如今天早上公布的上个月宏观经济数据,我们看到房地产产业链的整体需求还较弱。另外,商品消费整体需求也还是比较弱,上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应该说压力还是比较大。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疫情逐步过去,最近也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稳增长政策,我们认为经济有望在今年底和明年初,出现阶段性的修复。

  促进消费是重要发力点和落脚点

  明明:从长期角度来看,我觉得最重要的发力点还是围绕着消费,因为现在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已经接近七成,所以消费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

  从更长远的眼光和战略的角度来看,怎样提高消费,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如怎样做好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怎样有效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怎样激发未来的消费需求,我个人认为可能都是未来扩大内需战略纲要的重要落脚点。

  国家统计局: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持续成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下面我们听取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数据的解读。

  国内经济有望回稳向上

  《全球财经连线》:请为我们解读下11月的经济数据,反映了怎样的形势?

  周茂华:受国内散发疫情扰动、房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11月宏观经济活动进一步降温,月度消费动能有所放缓,叠加海外需求趋缓,可能拖累四季度经济复苏表现;但整体看,前11个月工业产出保持扩张,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外贸表现强劲,整体看,经济延续复苏态势。

  接下来,疫情影响及房地产复苏进度仍是影响经济复苏节奏的关键变量;从趋势看,短期经济波动不改经济整体复苏大趋势,我国经济体量大,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回旋余地大,政策空间足,能有效应对内外短期因素扰动。随着国内防疫措施不断优化,疫情影响趋势有望整体减弱,国内稳增长政策措施继续支持,房地产筑底企稳复苏,国内经济有望回稳向上。

  适度加大宏观政策支持力度

  《全球财经连线》:当前经济运行还面临哪些压力?政策应如何发力?

  周茂华:从内外环境看,当前国内面临下行压力,一方面,来自散发疫情等短期因素干扰,房地产市场处于筑底复苏阶段,表现偏弱,对内需构成拖累;另一方面,海外高通胀,政策紧缩,全球需求放缓,对我国外需前景造成一定不确定性。

  在政策上,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防疫措施,更加有效统筹防疫与经济恢复;另一方面,落实好一揽子纾困助企、稳楼市、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政策红利释放;同时,根据内需复苏、物价等情况适度加大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加快恢复正常。

  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

  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4.25%至4.50%之间。这是美联储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7次加息,今年累计加息幅度达425个基点。进一步的解读我们来连线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刘新宇。

  美联储或于明年年中开始降息

  《全球财经连线》:鲍威尔暗示2023年不会降息,这与当前市场普遍的预期略有出入。你认为政策拐点将何时到来?哪些因素会影响美联储的决策?

  刘新宇:(北京时间)15日凌晨的美联储会议加息50个基点,最新公布的利率点阵图显示,美联储预计2023年还会再加息75个基点,并且2023年不会降息,这比市场预期的更加鹰派。

  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虽然美联储的态度比较鹰派,但市场的加息预期在本次会议过后基本没有变化,目前市场依然预期2023年上半年加息50个基点,下半年降息50个基点,降息开始的时间可能在9月。也就是说,市场加息预期和美联储的点阵图出现了明显背离,那么我们更应该相信哪一个?其实通过历史复盘可以发现,美联储利率点阵图和利率期货所反映的市场预期对较长时间以后的利率估计都不太准确,但相比之下,利率期货所反映的市场预期通常比点阵图更加准确。特别是在货币政策发生重大转向的时候,市场预期往往是走在美联储点阵图前面的。

  往后看,触发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美国经济衰退:根据我们构建的衰退预测模型,美国经济在明年上半年大概率会衰退,快的话可能从一季度末就会开始衰退。历史上看,美国经济一旦发生衰退,美联储都会降息,并且降息的时间最晚滞后于衰退2个月,即使是1970-1980年的高通胀时期也不例外。

  (2)美国通胀下降:目前美国通胀已经开始回落,背后的原因包括能源价格下跌、消费需求放缓、全球供应链修复等等。根据我们测算,明年上半年美国通胀会更加快速地回落,到明年6月份的时候,美国通胀就可能会低于4%,这已经是美联储可以接受的范围了。

  基于这两方面因素,我的观点是,美联储2023年大概率只会再加50个基点,也就是2月和3月各加25个基点,之后就会停止加息,最早可能从明年年中就会开始降息,全年降息幅度也可能比目前市场预期的更多,可能会达到100个基点左右的降息幅度。

  本轮大幅加息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

  《全球财经连线》:从今年加息至今,美联储已累计加息425个基点。怎么评价目前加息的影响?将给美国实体经济带来哪些后果?

  刘新宇:美联储本轮加息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大幅加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从年初以来,美股大幅下跌,标普500指数最大跌幅达到25%,已经超过了大多数衰退时期的跌幅水平,美股大幅下跌也引发全球股市普遍出现大幅下跌。同时,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也随着加息持续大幅走高,这也导致非美货币普遍大幅贬值。

  (2)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在本轮加息开始之前,美国企业部门的负债水平已处在历史高位,大幅加息导致企业债务压力急剧上升,最终可能导致债务危机的爆发。实际上,今年1-9月,美国企业债累计违约规模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5.5倍,预计后续债务违约的情况还会继续恶化。同时,利率大幅提高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等经济活动产生很强的抑制效果。总的来讲,本轮大幅加息最终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经济衰退很难避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