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鹰”歌阵阵 美联储加息仍将持续

  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发布了12月货币政策会议声明,这也是美联储今年召开的最后一场货币政策会议。在本次会议上,美联储无意外地宣布加息50个基点,终结了其连续加息75个基点的阶段。事实上,在11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就已经释放出了最快可能在12月放缓加息的信号,随后也有多位美联储官员在公开讲话中向市场传递出了类似的信号。因此,此次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已在市场预期之中。

  相比于此次美联储的加息决议,市场更加关注的是美联储对美国经济以及通胀前景作出怎样的判断,12月货币政策会议是否是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的一个转折点,未来美联储又将在何时暂停加息,甚至重新开始降息。不过,从会议的最终结果来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给市场对于美联储将很快开始降息的预期泼了一盆“冷水”,市场对于此次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的解读也更加偏向“鹰”派。

  四大看点值得关注

  自从今年3月首度加息25个基点以来,今年年内美联储已经加息了425个基点。目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经上调到4.25%至4.5%之间。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美联储12月的货币政策决议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值得特别关注。第一,美国经济现状尚好,支出和生产略有增长,暂时没有衰退;就业岗位增长势头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问题仍是上升的通胀压力,这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广泛的价格压力,尤其是俄乌冲突和相关事件加剧了通胀的上升压力并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的压力。第二,再次明确了货币政策的目标,寻求在长期内以2%的速度实现最大的就业和通货膨胀,决定此次加息50个基点,强调在确定未来利率目标范围内的增长速度时,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滞后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第三,委员会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如5月发布的《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计划》所述。第四,在评估货币政策的适当立场时,委员会将继续监测新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如果出现可能阻碍委员会目标实现的风险,委员会将准备适当调整货币政策的立场。委员会的评估将考虑广泛的信息,包括公共卫生、劳动力市场状况、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和国际发展的数据。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计划》。美联储在加速大规模的加息背后,重要的是退出‘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根据有关计划,委员会打算以可预测的方式,主要通过调整从系统公开市场账户(SOMA)中持有的证券收到的本金再投资金额,逐步减少美联储的证券持有量。从6月1日开始,SOMA所持有证券的本金将被再投资,其金额超过每月上限。对于财政部证券,上限最初将定为每月300亿美元,3个月后将增至每月600亿美元。根据这一月度上限,美国国债持有量的下降将包括美国国债息票证券和国库券。对于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上限最初将定为每月175亿美元,3个月后将增至每月350亿美元。”方明说。

  对通胀不可掉以轻心

  在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前公布了弱于预期的美国通胀数据,市场普遍预期这将进一步支持美联储放缓加息的决定。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7.1%,为2021年底以来最小增幅,低于市场预期的7.3%,相较于10月时的7.7%进一步下降,这主要是受到能源价格下跌帮助抵消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美国11月CPI环比上涨0.1%,低于预期值0.3%和前值0.4%。而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6%。

  不过,面对连续两个月的通胀数据下滑,美联储并未改变其继续加息的决心。在会议后的记者会上,鲍威尔表示,美联储需要看到更多通胀下降的证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继续认为通胀风险倾向于上升。

  今年年初至今,抗击通胀一直以来都是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尽管美国10月和11月的CPI都出现了下降,但总体依然处于高位,距离美联储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如美联储称要实现2%的通胀目标,通胀仍将继续成为影响美联储决策的重要因素。当然,在实现2%的通胀目标的道路上,美联储要考虑经济增长情况、就业和金融市场稳定等情况。”方明说。

  停止加息还有多远

  在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后,美联储在12月放缓加息一度被市场认为这可能是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的一个转折点。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美联储虽然放缓了加息节奏,但并未释放任何清晰的有关降息的信号。相反,美联储强调了继续提高利率水平的重要性。美联储在12月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中表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计,持续提高目标区间将是适当的,以获得足够严格的货币政策立场,使通货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到2%。并且鲍威尔表示,在对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

  方明强调,需要特别关注美联储此次公布的经济预测概要。概要显示,与9月相比,美联储将明年美国GDP增速预期中值下调了0.7个百分点至0.5%,将明年的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以及核心PCE通胀中值分别上调至3.1%和3.5%,将失业率中值上调至4.6%。并且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中值上调50个基点到5.1%,即预计2023年将加息60个基点至85个基点,这也将成为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端利率。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iegel)日前表示,美联储将在明年年中开始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目前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情况要到2024年才会发生,不过一旦美联储官员看到失业率上升、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实体经济走软,他们就会退缩,开始谈论降息。

  “美联储有可能在2023年3次小幅加息后暂停加息,可能会在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暂停加息。而影响美联储决策的主要因素仍是通胀。美国11月CPI同比上升7.1%,核心CPI同比上升6%,预计今年12月至明年上半年,美国CPI还将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时,加息的累积效应可能会给美国经济带来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在明年第二季度出现。此外,美国金融市场可能会再次产生较大波动,而这个时间节点可能出现在明年上半年,一方面是加息累积效应所致,市场消化比较多;另一方面是退出‘无上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紧张,市场目前认识还不够。”方明表示。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