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美元强势上涨暂歇

  本报记者刘燕春子

  今年年初俄乌冲突发生后,能源价格的上涨推动全球通胀水平快速上升。为抗击高企的通胀,美联储从今年3月正式开始加息,进入新一轮的加息周期。截至今年12月,美联储今年年内已经累计加息425个基点。伴随美联储加息周期而来的,还有持续走强的美元。

  今年,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美联储持续加息以及市场避险情绪增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美元表现强劲,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14关口。与此同时,随着美元走强,欧元、日元、韩元、英镑等发达经济体货币以及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全球金融市场震荡频繁。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美元持续走强,欧元、英镑及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从经常账户来看,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能源危机,导致欧元区与英国进口成本显著上升,经常账户赤字规模不断扩大;从资本账户来看,由于欧元区与英国金融周期滞后于美国,导致欧美利差与英美利差显著拉大,加剧短期资本从欧洲流向美国,促使欧元和英镑汇率屡创新低。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放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美元表现十分强势。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幅度大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形成较大利差,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推动美元升值;另一方面,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欧盟、日本两大发达经济体相比,美国的经济复苏更加强劲,体现了外汇市场“经济强则货币强”的原则。

  从强势美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来看,陈放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强势美元意味着全球流动性的收紧,从而拉低了全球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整体表现。当然,对于美国金融市场而言,强势美元推高了美元资产的相对收益,进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流动性收紧压力。其次,从信用融资的角度来看,强势美元意味着现有美元债务的融资成本上升,而且再融资的难度加大。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依赖外部投融资的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而言,主权利差的大幅增加让这些国家很难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相对低廉的融资。最后,从大宗商品贸易的角度来看,强势美元变相推高了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对美国或锚定美元的国家(地区)而言,美元购买力的增强会抑制本土的通胀。而对其他国家(地区)而言,强势美元则会推升本土通胀。

  不过,随着欧洲央行等其他央行在今年开始加息以及美联储在12月开始放缓加息幅度,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利差有所收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元的上涨走势。在11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就已经向市场释放出了其将最快在12月放缓加息的信号,随后多位美联储官员都在讲话中强化了这一信号。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毫无意外地宣布加息50个基点。50个基点的加息相较于6月、7月、9月以及11月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的幅度明显放缓。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联储放缓了加息脚步,但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之路已经走到尽头。根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的点阵图,美联储官员们对2023年利率的预测中值是5.1%,2024年为4.1%,均高于此前的预测。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否认了市场认为美联储将在明年开始降息的预期。鲍威尔表示,美联储需要看到更多通胀下降的证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继续认为通胀风险倾向于上升,并且在对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并且,鲍威尔对明年2月1日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还是25个基点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称加息幅度由经济数据决定。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克里斯蒂娜·霍珀认为,美元未来会相对于其他货币走弱,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利息和其他国家利息的差距不会那么大,而且未来美联储的加息也不会再那么激进。并且随着投资者对于风险偏好的上升,美元也不再充当一个安全港的资产,这也意味着,未来美元也会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出现贬值。而当美元开始下跌的时候,对于新兴市场资产来说是一个有利因素。从历史上来看,如果美元走软,对于新兴市场的股票市场是有好处的。

  “2023年,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全球外汇市场仍将呈震荡态势。在美国经济逐渐步入衰退和通胀回落带动下,美元指数将逐渐从高位回落。欧元和英镑汇率或将逐步企稳回升。随着欧洲央行开启大幅加息节奏,美欧金融周期趋于同步,促使欧元和英镑汇率企稳并小幅回升。新兴市场货币继续承压,部分国家濒临货币危机。在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美元融资成本上升,新兴市场仍面临债务风险加剧、短期资本流出等压力,部分贸易持续逆差的国家金融脆弱性攀升。”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认为。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