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增长 中欧班列(渝新欧)持续发力

  近日,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由重庆团结村车站始发,满载显示屏、投影仪、智能终端等电子产品,货值总计近5000万美元,经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预计将于15日后运抵欧洲国家。助力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中欧班列(渝新欧)持续发力,已成为“重庆造”电子产品的重要运输载体。

  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借力“出海”

  2011年3月,全国首趟中欧班列满载着“重庆造”笔电产品从重庆发出,开启了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篇章。自此,重庆以中欧班列(渝新欧)作为物流通道保障,先后吸引了宏碁、华硕等电脑品牌商,还有富士康、纬创、仁宝等代工企业,以及遍布于各区县的上千家配套企业落户。

  如今,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重庆市支柱产业之一,并构建起集运营商、品牌商、代工厂和配套商于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链,实现了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每10部手机就有1台“重庆造”,对重庆经济稳增长、稳就业、促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惠普,是中欧班列(渝新欧)的首批客户,双方多年来合作紧密。“我们非常信任中欧班列(渝新欧)。”惠普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除重庆造笔电产品外,惠普在其他省市工厂生产的打印机和笔电产品也会运到重庆集结,再通过渝新欧大通道发往欧亚各国。

  今年来,西向出口受影响后,渝新欧积极配合惠普等企业开辟新的市场,为惠普在重庆、威海等地工厂生产的打印机等电子产品,“量身定制”了重庆至泰国、越南的南向铁路运输方案,后端可辐射至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该运输方案的运行,不仅为惠普节约了物流成本、保证了交付时效,同时也保障了其东南亚市场订单的稳定增长。

  目前,惠普东南亚市场订单运量实现同比增长100%。惠普方面已计划在来年将更多东南亚方向订单转向渝新欧运输。

  坐落于巴南经济园区的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三家大尺寸液晶面板巨头之一、重庆平板显示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拥有全球最先进的、也是国内第一条满产的8.6代大尺寸绿色高端显示面板示范生产线。该企业是“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上规模企业之一。

  “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这条通道,我们的产品得以安全、高效的出口至海外市场,国际市场份额得以保障,国际竞争力有效提升。”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到。

  以中欧班列(渝新欧)为代表的对外开放大通道,现已成为了重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关键一环。

  通道建设反哺产业经济发展

  ”中欧班列(渝新欧)因重庆产业经济发展需要而生,一路走来,通道的建设完善也反哺着产业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胡红兵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重庆出口笔记本电脑出口5203.3万台,出口量值居全国首位。目前,重庆已形成了“6+6+X”(六个笔电品牌+六个代工厂+多家配套商)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连续三年笔电出口位居全国第一。

  “得益于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熟、配套完善,我们几乎所有相关的零配件产品都可实现‘重庆造’。”仁宝电脑(重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构建起的贯通欧亚的国际大通道,重庆这个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与全球笔记本电脑销售市场实现高效联通,我们的产品得以源源不断的运往国际市场,供应链稳定得到保障。”

  “渝新欧团队充分考虑我们的市场和运输需求,主动与我们沟通,为我们提供铁路运输增量定制服务。常态化开行的定点专列,使我们海外订单交付及时,在拥有这条稳定安全的供应链基础上,我们‘抢’到的订单量也越来越多,海外市场份额拓展得到了保障。”华为公司相关物流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出口的货值一度增长高达246%。

  在与重庆合作良好的背景下,以及对这条通道的坚定选择,华为目前已在重庆建成国内分拨仓,并在本地生产电子产品。同时,华为赛力斯重庆龙兴工厂也在火热建设中,该工厂将会成为华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后,会有越来越多“重庆造”优质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这条通道出口至欧亚市场。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