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车电分离”新模式:睿蓝9持续缔造纯电SUV新价值感

  近些年,随着纯电动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这其中,除了用户普遍存在的“里程焦虑”以外,更多的是对电池性能衰减的不确定性。因此,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在解决电池衰退的同时,又能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呢?而基于这一背景,睿蓝汽车率先提出了“民用化”换电理念。

  12月17日,“换电轻出行普及者”睿蓝汽车旗下可充可换大SUV引领者——睿蓝9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风尚版、引领版、创始版、旗舰版4款配置车型,补贴后车身价格为10.99~12.99万元。同时,睿蓝9为用户提供整套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电池订阅服务:66.57kWh电池包,月租金898元;电池金融服务:电池可以灵活分期,月供低至898元;电池买断方案:66.57kWh电池包买断价7万元,52.56kWh电池包买断价6万元。在为用户提供低碳出行体验的同时,也顺势完成了“民用化”换电技术的首创。而在作者看来,这也正是睿蓝9这款车的市场价值所在。

  那么,从整个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民用化”换电技术能否彻底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面对极度内卷的市场环境,又能否为睿蓝9开拓一个新局面呢?这篇文章,作者也将为大家一一分析。

  什么是“车电分离”?

  在开始长篇大论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换电技术究竟是什么?

  对于传统纯电动车销售模式来说,电池价格与整车售价是绑定在一起的,也就是当消费者买下一款车之后,上面搭载的动力电池也是属于车主的,在使用期间不可随意更换。但这种模式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车辆指导价往往会高于用户的预期,同时在用车过程中,冗长的充电时间也令人感到烦躁。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睿蓝9推出了“车电分离”购车模式。即允许消费者单独购买无电池产权的车身部分,而电池部分则以月租的方式交给用户,后期按约定分期支付租赁费用即可,而这种营销理念,也催生了换电技术的问世。

  用户可以去指定换电站将原来的电池拆下,然后更换满电的电池,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万块的电池费用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并且,睿蓝汽车还做到了1分钟极速换电,也就是说,换电的机械过程仅需1分钟,整个换电过程在3-4分钟左右,与传统燃油车加一次油的时间相当。

  当然,为了完善整个换电产业链,睿蓝汽车也先后与易能、易易互联等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前者提供后期电池租赁以及管理服务,而后者则负责换电站的建设运营,建立可靠稳定的换电服务体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汽车行业中,主要有蔚来和睿蓝两家车企支持C端的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但蔚来主导的是高端市场,旗下车型价格基本都在30万以上,因此对于很多想要尝试换电模式的普通用户来说,价格因素反而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而睿蓝9则选择了更为亲民的价格,引领整个新能源行业进入“平民化”换电时代。

  “车电分离”模式有哪些潜在优势?

  一项新技术的问世,必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可能是无法取代的竞争优势,亦或者是独一无二的价值体现。而在作者看来,“平民化”车电分离模式的背后,更是对整个纯电动车产业的撼动与颠覆。

  首先,从用户角度出发,“车电分离”能够让动力电池得到更加灵活的运用,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对应容量的电池包。比如,此次睿蓝提供了300公里至700公里不同规格的多种动力电池,如果车辆仅用于日常代步,那么用户可以选择月租更为低廉的小容量电池,但有长途旅行的需求,就能自由选择租赁大容量电池,满足更多差异化需求。

  其次,对于擅长精打细算的中国用户来说,较高的后期贬值率一直是纯电动车的硬伤所在,而动力电池的性能衰退更是提升了残值风险。但从换电技术的角度来看,由于电池包不与车身绑定,所以在后期估值的时候,也不必考虑电池性能衰退等因素,因此相比主流纯电车型,睿蓝9在保值率方面显然更有优势。

  最后,从电池安全角度来看,目前大部分纯电动车在充电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此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极为活跃,只要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短路、或者温度过高等情况,最终导致自燃。但由于“车电分离”技术的特殊性,所以换电站可以对电池包进行高度且统一的管理,内部配备智能管理系统、水冷系统等多重安全保障,在确保充电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潜在风险。

  除此之外,高度统一的管理制度也能让动力电池时刻处于车企的掌控之中,当出现性能衰减时,可以及时进行回收,这也是传统新能源品牌难以实现的。

  政策支持,换电技术已然成为发展趋势

  作者始终认为,一项先进技术的价值体现,必须依托于市场需求与商业前景,这对于“车电分离”模式来说,亦是如此。所以,从政策角度来看,不难发现,国家近几年已经开始对换电体制进行全方位布局,而这也让睿蓝9所主导的“平民化”换电时代成为可能。

  当我们将时间倒回遥远的2011年,在那个纯电动车刚刚起步的年代,为了解决产品充电慢、效率低的痛点,国家电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未来要实现“换电为主,插充为辅”的新能源车基本运营模式,而这一前瞻性的决定也成为了如今“车电分离”模式的开端。

  只不过,关于换电发展模式的推广,应该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被普遍提及。

  2019年,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中,提出应鼓励企业研制充换电结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2020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中,表示应大力支持“车电分离”模式的快速发展;

  2021年,国家推出《电动车换电安全要求》,此时,换电模式已从开始的战略布局,转化为国家标准。同年,在工信部的大力推动下,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新能源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并将北京、武汉、三亚、长春、合肥等全国十一个城市列为换电试点地区,进一步促成了“车电分离”模式的快速发展;

  到了2022年,交通部联合其他四个部门正式落实了《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在大力推动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并预计未来将推广10万+辆换电车辆,以及1000+座换电站。而为了响应这一政策,黑龙江、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已陆续推出行动方案,加强换电模式的落实与建设。

  写在最后:

  显然,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商业价值角度来看,“车电分离”模式的发展前景是无穷的。而为了填补“平民化”换电市场的空白,睿蓝9已然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未来,睿蓝汽车将在2023年新增一款全新的换电车型——睿蓝7,进一步降低“车电分离”模式的入手门槛,为年轻用户带来便捷、低碳的纯电出行体验,持续引领“平民化”换电时代的浪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