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把投资作为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转模式的一个连接点

  2022年12月23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会议邀请了众多专家对近期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提出:明年政策的重心是不是可以放在扩大投资,把投资作为连接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转模式的一个连接点。

  黄益平对明年经济形势的总体看法是宏观反弹,微观困难。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疫情防控逐步的优化,这个对经济活动肯定是一个正面的因素。所以他非常赞同明年经济总体会往上走。

  但同时他感受到未来一段时间,在微观层面上还会比较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过三年的疫情以后,其实无论是从企业、家户和银行的角度来说,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其实已经比较紧张。现在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略超过国有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际上是要转向新的模式,我们经济环境出现了很多的变化。他认为明年我们既有一个短期的困难,就是要稳增长的压力,同时也面对中长期的挑战,就是增长模式要转变。

  黄益平认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在稳增长当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最近大家也都可能关注到中央发布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的纲要。其中提到关于投资扩大的问题,优质投资扩大的问题,这可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简单来说,第一就是制造业要走向高端制造,高端制造的意思就是传统的产业要改造,要想办法支持新的制造产业的形成,第二个可以做的,我们现在的一些基本的基础设施当中,还有很多短板要补,包括一些大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水利设施、一系列的设施,可能全国来看还是有需要补短板,尤其是对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交通设施、通信设施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当然这里头如果有一些跟民生相关的,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第三个是非常重要的,适度超前的布局,所说的新基建,新基建尤其是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可以包括一些对绿色发展,其他一些比较先进的经济的基础条件、基础技术的支持。从财政的角度来说,当然更多的是公共投资直接投向一些政府要主导的项目,比较重要的还是一些最基础的技术的突破,同时一些全国性大型的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将来可以去主导。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怎么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作用,在发挥市场和企业作用的时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样可以发挥作用,财政可以做一些政府的创投基金,或者是给一些特定领域的投资,给一些激励。货币政策今年面临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就是美联储不断加息,实际上对我们政策空间是有一定压力,现在看起来美联储加息的速度会放慢,明年货币政策的空间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黄益平认为:如果要总结一下,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明年的宏观经济是宏观反弹、微观困难。第二句话如果明年要采取一些经济政策措施,一个核心的短期的有效的抓手就是要在投资上做文章,而且把投资做成短期需求端的需求管理,长期结构调整,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把它们结合起来,合二为一,既达成了短期的目的,也帮助了长期的转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