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AutoBrain刘楠:2022年是行泊一体的元年

  “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这个领域正在进行产品的快速升级,从行车控制器、泊车控制器独立到逐渐形成行泊一体的产品方案,再从多芯片逐渐升级到单芯片集成的产品,我们可以说今年是行泊一体的元年,车企都在发布行泊一体的产品战略。在整个硬件产品设计和软件架构层面都做了很大的调整。”AutoBrain副总裁刘楠表示。

  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22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于12月22日在线上举办。本次论坛会聚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聚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寻找新路径等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刘楠表示:“我们看到行泊一体的控制器正在增加很多复用的功能。从功能覆盖的程度而言,从低阶的L0预警类的功能正在上升到高阶的性能。其实在这背后,硬件设计逐渐变成平台化的设计方案,而更为重要的是软件部分。软件架构需要对于行车功能、泊车功能,甚至行泊功能冲突的不同的状态机进行相关设计,这是对于行泊一体这样一个产品设计理念的非常大的创新点。”

  简单而言,域控制器就是一台区域性的中央大脑,能够将原本相互孤立的ECU相互融合,进行统一调度和操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行车域控和泊车域控,两套域控各自调用不同的芯片和传感器,各自完成行车和泊车的功能。

  这样虽然比以往独立的ECU时代更进一步,但仍属于行泊分离,做不到将两个域的传感器深度复用和计算资源共享,架构上也较难实现解耦,难以应付城市NoA和AVP等更复杂场景的开发。反之,如果能通过一个域控制器同时集成行车辅助和泊车辅助功能,不但能大大降低系统成本,也能帮助主机厂提高开发效率、回传数据,还能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继蔚来ET7、理想L9、智己L7等车型搭载这一功能后,现阶段有不少企业发布了支持行泊一体的智能驾驶方案,其中大部分将于今明两年量产落地。

  事实上,从结构上来说,行泊一体域控制器融合了主控芯片、软件操作系统及中间件、应用算法等软硬件。此外,还提供丰富的接口资源,承担传感器数据的输入、处理、融合,以及对智能驾驶的感知、规划、控制、决策等功能。

  刘楠表示:“从底层逻辑来看,芯片成为了最重要的承载的计算单元,在有限的计算资源层面下,如何做到分时复用,以及在资源足够的情况下,如何引入更多传感器去覆盖更多的场景,这些都需要进行思考。所以,在针对行泊一体的产品里面,不同的低、中、高阶智能驾驶产品有不同的要求,需要从软硬件角度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充分地验证智能驾驶行泊一体产品的可行性,为客户和消费者带来体验的最优性价比。同时,对主机厂而言,整套行泊一体的域控也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测试和验证,不仅要保证安全的等级,还要符合国家法规的标准。”

  刘楠还表示:“我们前前后后拜访了数十家国内以及国际主机厂后发现,目前主机厂针对行泊一体的平台化的需求还是比较统一的,大多数需要行泊一体产品90%的标准化以及10%的定制化内容,所以这也给了我们比较大的信心——将产品持续量产化能力的条件下,开始设想以及设计更丰富的产品类型,以促进与更多主机厂的合作和交付。”

  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智能驾驶时代,汽车的数字化应用需要广泛携手产业链的上下游伙伴。刘楠最后希望依托自身公司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打造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数字底座,与行业内的人士一起相互建立信任,在汽车产业生态重塑的时代抓住机遇,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长足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