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净值波动常态化 银行理财如何应对?

  债市“余震”未止,导致以债券为底层资产的银行理财净值出现剧烈波动。

  普益标准指出,此轮债市波动行情之所以引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债券类资产是银行理财的主要投向,尤其是风险等级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由于市场看好经济恢复前景,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引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这是市场自身调整表现,总体风险完全可控。”

  分析人士指出,理财在完成净值化转型之后,净值波动过大所引发的阶段性赎回压力不可避免,理财机构投研能力和净值化运作能力将面临更大考验。同时,投资者应更清晰和准确地建立自身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理念,避免对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价格波动的过度恐慌。

  应对赎回压力

  进入12月,债券市场持续调整,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出现下跌。

  “债券市场平均收益率水平阶段性上行,导致债券市场价格较之前有所下跌,市场中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甚至破净,在散户投资者中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赎回。”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机构评级部副总经理宋歌表示。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银行理财投向债券类资产的余额高达21.5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67.84%。债市的调整可能会引发理财赎回与债市调整之间的负反馈,引起广泛关注。

  谈及背后原因,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浓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称,资金面边际收敛叠加稳楼市等政策的推出,使得市场预期出现较大变化,市场利率上行导致债券价格出现下跌,底层资产的价格波动反映到产品的净值走势上,引起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剧烈波动。加之理财估值方式由摊余成本法向市值法转型,使得净值波动更加直观、清晰,导致投资者抛售和赎回,理财产品配置债券过程中出现“产品破净—投资者赎回理财—理财抛售债券—债券价格下降—理财净值加速下跌—投资者加速赎回—理财加速抛售—债券加速下行”的交易现象,更是进一步加深了理财产品的破净程度。

  国海证券固收团队指出,银行自营选择赎回产品、及时止盈,叠加流动性收紧与同业存单利率上行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抬升,为了获取流动性,银行自营开始抛售短期债券及货币基金,导致产品方为应对赎回压力抛售同业存单等短期券种。

  作为应对举措,记者注意到,已有银行发行摊余成本法的理财产品。如兴银理财上线一款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日日新1号C”产品,华夏理财发行某固收纯债封闭式产品等。

  兴业研究分析,考虑到当前信用债已经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叠加监管机构维稳可能性高,当前时点发行长久期纯债式封闭理财产品,同时渠道部门鼓励客户适当拉长配置期限,既可以降低净值波动对客户的影响,又可以享受未来利率下行的估值收益。

  中金公司方面指出,整体来看,银行理财在产品设计和投资方面仍有空间来减小短期集中赎回压力,比如拉长负债端久期,发行更多的封闭式产品,在资产端增加流动性相对较好的资产(同业存单、利率债等)配置,减小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短期赎回。

  “短期来看,债市波动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破净等现象可能一时令部分投资者不好接受,或对中短期内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和销售形成一定负面影响,引发债券市场资金流入规模下降或资金净流出,或导致利率水平上行。但中长期来看,随着投资者认知和接受程度的上升,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将恢复,利率市场也将恢复至正常状态。”宋歌告诉记者。

  风险与收益共生

  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在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将成为常态,理财机构投研能力和净值化运作能力将面临更大考验。

  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倪军指出,此次利率市场的波动对理财净值化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过去三年的债券利率下行(债券估值上涨),一方面扩大了净值化产品的业绩表现,另一方面也支撑了理财的负债端规模增长,从而掩盖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当下,如何应对资本市场震荡是银行理财转型面临的“第一课”。在宋歌看来,银行应该规范理财产品销售、避免误导性陈述,以及开发设计符合各类投资者不同风险偏好和承受度的银行理财产品,并在产品设计上避免出现净值大幅波动的情况。同时,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客户正确和理性对待理财产品估值的波动。此外,投资者应该打破过往对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建立自身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理念,避免对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内价格波动的过度恐慌。

  “在经历两次破净现象后,今年银行理财机构对新发产品进行了针对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封闭式产品的发行,并拉长投资周期,通过长周期投资来实现净值的平稳。同时,为降低底层资产价格波动对理财产品净值造成的冲击,在投资策略方面,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大类资产配置体系建设,优化高波动资产与稳健收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创造众多不同风险收益结构特征的理财产品,提升产品的广度和深度。”董丹浓指出。

  中金公司方面也建议,理财公司应在理财销售端加强投资者教育,使其明白债券类资产虽然相对风险较小,但也存在估值波动风险。让个人投资者也能适应短期净值波动,提高其容忍度。同时,增加适当性管理,将净值相对波动较大的产品卖给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倪军认为,由于净值化产品必然导致波动率加大,未来的均衡一定是“银行表内很难持有的资产,净值化产品也很难持有”。综合考虑当前总量信用维稳的大方向和经济建设的大局,预计后续货币当局重新引导利率市场的下行预期,此举在降低存款利率同时,也可以保障金融系统支持宏观政策的可持续性。

  在投资方面,董丹浓建议,投资者在挑选理财产品时,应更多关注产品是否符合自身的投资需求,具体可衡量产品的风险类型、风险等级、开放类型等要素,判断是否符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及流动性偏好。适应打破刚兑的客观现实,正确认识收益与风险的共生关系,明确自身需求并结合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产品,合理进行资产配置,提高投资综合抗风险能力和整体效益,避免受单一市场波动影响。在遭遇理财产品“破净”之后,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坚持稳定的长期投资,不盲目追涨杀跌。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