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浙商资管周涛:2023年迎三大有利变化 市场节奏对应三大主题方向

  嘉宾介绍:周涛,13年证券从业年限。历任国金证券研究所首席行业分析师、齐鲁证券研究所所长、浙商证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浙商资本副总经理。2017年加入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助理。

  在经历了2022的相对波折后,2023年有哪些积极因素?明年的经济复苏节奏如何变化,有何特征?对于2023年的投资节奏和行业选择,可能有哪些方向?

  周涛表示,2023年市场有四大客观因素出现有利变化,包括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全球流动性、经济基本面等。由于2022年二季度的低基数,2023年全年经济可能呈倒V型走势。经济复苏带来的市场节奏可能会分三个阶段,从预期变化到修正预期,再到业绩端的炒作,对应股市的三大投资方向,分别为消费复苏、地产及顺周期、央企中字头概念等。

  以下为文字精华:

  1.浙商资管周涛:2023年将迎大有利变化

  周涛:对于2023年,市场其有一些客观因素已经在发生变化,或者说是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在改变。第一个,预期的改变,预期改变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大的政策预期改变,也包括产业政策的变化,统称为政策预期的变化。

  政策预期的改变更多的是会引起市场对于某一类板块的表现,譬如上证50相关标的可能和政策预期的关联度更高,但总体来看,政策预期是非常大的范畴,包括扩大内需等。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实是对内需的消费做了一个基本规划,这是第一个改变。

  第二个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在2022年的过程之中的话,汇率的改变其实对市场构成了比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前期汇率大幅的贬值时,引起市场一定的恐慌。从明年的角度去看,中国非常明确会进入复苏态势,而美国,市场预期会在2023年的中期达到加息顶峰,可能会在明年的二季度出现经济衰退状态。对于欧洲来看,可能衰退的时间会更提前,从经济增速角度来看,国内市场会更具有性价比。由此带来的就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甚至不排除会出现升值的态势。如果人民币汇率更加稳定的话,外资的流入也会更加的明确,也会影响外资特别喜欢的一些板块,例如消费股,所以这是第二个叫变化。

  第三个变化是全球流动性,近期美联储再次加息50个bp,向后展望,美联储加息的终点也许是在5%的目标区域,时间可能会持续的往后延长。但是从拐点的角度来看,虽然目前并没有看到降息的预期,但是加息的节奏在明年中期大概率会出现明显放缓。所以全球的流动性会发生一些改变,成长股的表现会更加有力。

  最后一点变化是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无论是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的改变还是其他的方面,到最终落地,都是呈现在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因而顺周期的表现会更加的有利。

  2.浙商资管周涛:明年GDP或为倒V型消费将成经济引擎

  周涛:因为2022年二季度是整个经济的相对低点,所以第一个结论是复苏节奏将从2022年的V型反转,到2023年的倒v型的走势,因为2022年二季度是低点,所以此后转头向上,但对于2023年,因为低基数的原因会导致2023年二季度的增速非常高。譬如说2022年GDP是3%,2023年是5%,这个5%它的高点其实在二季度可能会达到7.5%甚至更高。这是第一个基本的结论。从2022年的v型反转到2023年的倒v型的经济态势,更多的是低基数导致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经济的三驾马车会发生一些改变,因为从2022年的走势来看的话,持续超预期的是出口,但是从2023年包括今年的10、11月份,非常明确,整个出口是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所以说整个出口会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会从今年的正贡献到2023年可能是一个负的贡献,这样一个基本的态势。在出口下滑的背景之下,到底什么样的这个方面能够带动经济的给予经济的新动能这一块,我们认为那么肯定是消费这是第一块。那么第二块是投资相关的对于投资来讲的话,有几个方面,对于地产明年依然是一个负的增速,但是它基本上处于一个托底的状态。对于基建投资从今年2022年是一个重要的推动经济复苏的基本项,那么2023年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三个,制造业的投资,会在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和高端装备制造的等政策推动下出现变化。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动能是什么?在出口下滑的背景下,投资包括消费都会成为驱动力。消费这一块其实投资者比较担忧,因为针对于消费而言,首先要有消费场景,其次要有消费能力,第三个就是消费冲动,三方面缺一不可。

  美国其实是通过居民撒钱的方式,所以它有消费的场景,有消费的能力和冲动,因而经济复苏很快,但是对国内而言,在未来消费恢复到疫情之前的速度可能没有那么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整个储蓄率在不断提升,11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居民的储蓄存款增加了1.5万亿,同比答复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防御性储蓄的占比达到33%以上,而在过去大约是29%。如果需要消费拉动经济的话,需要居民把储蓄率降下来,这一方面未必能很快成功,所以才会看到国家对于消费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看到关于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的出台,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刺激各种类型的消费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过去11年以来,消费占GDP的占比一直是高于50%以上的拉动力。

  3.浙商资管周涛:市场节奏或分三个阶段

  周涛:市场的投资节奏,和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有一些不同。经济走v型是因为预期增速会在二季度形成高点,因而市场可能会提前在一季度形成预期炒作的高点,这是整个市场基本的炒作逻辑点。

  2023年的一、二月份,也即春节前后市场可能会形成一个相对的高点,接下来在4月份左右可能会形成一个低点。市场节奏其实和经济基本面的演变形式,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密切关联。2023年国内经济是一个复苏的状态,复苏的状态到底是弱是强目前来看并不明确,但整体依然是向上的态势。这样的态势在过去的投资生涯中碰到很多次,每一次的经济复苏都会对应股票投资的节奏。

  总结而言,就是把整个投资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基于对预期变化的炒作,它更多的是政策的出台预期。政策出台是否真正驱动市场相关行业的基本面变化,可能并不重要。投资者只关注政策本身,只要有政策出台,那就是利好,这是第一个阶段。

  此后市场可能会出现相对回落,到二季度或一季度末时,整个经济复苏的力度可能没有市场回升的速度快,所以为什么市场可能会在三四月份形成相对低点,因为投资者可能会发现股票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行情提前走完,最后发现还是需要做修正,因而市场可能会出现下跌。中间过渡阶段其实是从预期变化到业绩变化中的变化阶段,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真正的业绩可能出现在2023年的下半年,一些行业确实会出现业绩变化,从这个角度去看,明年下半年可能更偏向于成长股行情。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像计算机、信创等板块,2022年台账的上报,以及各个产业的新项目和资金的出台,最终会投入到实物工作量,实物工作量可能会在2023年中期形成业绩端的变化。

  4.浙商资管周涛:市场节奏对应三大主题方向

  周涛:对于投资而言,市场节奏对应三个方面,第一个是预期的变化,第二个是中间修正,可能以回落为主,第三个是业绩炒作。以这个框架来分析来做具体细节的研判,总结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消费复苏,逻辑在于预期的变化。其实消费并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复苏,但像白酒等消费复苏主题的股票上涨的力度却非常大,这就是预期的改变。所以第一种类型是以消费为主,消费的复苏。

  第二个是市场近期在炒作的像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其实也是预期的改变。近期地产在三支箭以及金融16条等相关政策支持下,表现相对较好,其实未来依然可能有新的相关政策出台,投资者预期未来还可能会出现需求侧的政策改变。从预期变化来看,第二种类型是地产托底和顺周期。

  第三个是央企中字头概念的预期变化。从时间维度对央企进行研判,央企其实已经有很多的改变。从时间节奏去看,首先,2014年到2020年就已经又关于央企的混改试点,很多洋气本身在发生改变。其次,从2020年到2022年的三年国企攻坚战,很多行业国企的变化其实很大,所以近期一些央企的表现或者低估值股的表现可圈可点。其实并不是简单的超跌反弹,还有一些背后深层次的逻辑点,因为从估值的性价比来看,央企整个PE大大约是9倍左右,其实非常低,相关的历史估值分位数大约在3%以下,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