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1世纪卓越董事会|金风科技马金儒:ESG影响力迅速升温 成为“双碳”部署重要力量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86%和能源相关,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电力结构,电能替代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第一路径,风电具备不可替代的规模化优势。

  “中国的ESG投资规模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也在不断的扩大,逐渐成为‘双碳’部署的重要力量。ESG在投资过程中是极具参考价值。”

  在日前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资本研究院发起的 21世纪卓越董事会(新能源产业专场)现场,金风科技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马金儒作为新能源企业代表,向与会者、投资者从企业经营者角度,发表了其对我国ESG建设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结合的思考。

  ESG影响力在全球迅速升温

  “ESG并非一个新概念”。

  马金儒介绍称,ESG这个话题从最早的学术界研究,环保组织的呼吁,社会团体和国际组织的倡议,到如今,ESG已成为各国政府的立法要求,投资机构的决策工具,监管机构的披露要求,以及企业的积极践行等等。如今,ESG影响力在最近几年迅速升温。

  马金儒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与过去社会单一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受到全人类关注有关。“气候变化是环保的主要议题。”

  基于《巴黎协定》全球已经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凭借低碳的特性,将会在全球实现净零排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国际能源署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电力消费的80%以上是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其中风电发电规模会占到消费总量的36%左右。

  我国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ESG建设,而这背后离不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2020年9月向世界宣布了‘双碳’目标,这也意味着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球最大的碳排放降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86%和能源相关,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电力结构,电能替代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第一路径,风电具备不可替代的规模化优势。”马金儒表示。

  马金儒认为,ESG建设大背景下,风电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风电不仅度电成本最优,而且单位碳排放当量也是目前新能源里最低的,是最绿色的能源,特别是风电在低碳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投资领域,ESG的投资也开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环境、社会、治理因素纳入其财务决策和投资策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现在已经成为ESG投资领域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目前,签署UN PRI的金融机构所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120万亿美元,占全球专业资产管理规模的一半以上,即全球一半以上的金融资产都投资在ESG表现良好的企业。”

  金风科技年内将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

  活动现场,马金儒分享了金风科技“ESG”实践的经验和心得

  马金儒表示,在20余年发展历程中,金风科技高度重视企业责任。在原有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推动ESG融入到自身的经营管理中。

  首先在组织形式上,金风科技在董事会下设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董事长任主任委员,审批每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年度工作计划以及一些可持续发展项目等。

  “我们今年又设了可持续发展管理部门,专职负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项目推动和低碳发展等专业化的工作。从战略上,我们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聚焦在诚信合规经营、绿色环保运营、可持续风电产业链、公平健康工作环境与和谐社区关系等5大领域,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重点优先事项,并分解成可持续项目和目标,分年度逐步落实。”

  可持续发展规划上,金风科技提出到2022年实现运营层面的碳中和,2023 年,风力发电机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制造类)社会责任审核率 100%, 2025年主要供应商生产金风产品绿电使用比例达到100%。

  在对外沟通上,金风科技已经连续14年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向外界披露报告公司在ESG三个领域的管理和实践。参与ESG评级,加入联合国的全球契约组织,在回应外部相关方的同时也会与相关方沟通和了解获取他们对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里面的意见建议,便于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在生产方面,金风科技旗下多家工厂也通过了绿色工厂的认证。同时,金风科技致力于打造绿色供应链。“我们在2016年率先在行业里发起了绿色供应链项目,来降低风机零部件的废弃物排放,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绿色水平。”

  金风科技还致力于零碳园区建设。在北京办公园区,公司通过风光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自己的智能微网,实现了清洁能源的比例达到了50%。

  值得一提的是,员工健康管理与诚信合规经营方面同样受到金风科技的一贯重视。

  “我们也相信ESG将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刻认识到能源革命新发展的理念,从战略高度设计和规划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从公司治理上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驾护航。并将环境责任、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企业的宗旨,从单纯的追求财务指标和股东利益转变成追求更美好的核心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性的一些指标,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美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马金儒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