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调整蓄势 以待来年——2022年A股市场盘点

  2022年A股行情已画上句号。在地缘政治“黑天鹅”叠加流动性紧缩“灰犀牛”的不利环境下,全球资本市场今年普遍遭遇调整,A股也难以独善其身。上证指数最终收报3089.26点,全年下跌15.13%;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下跌25.85%和29.37%。

  回顾全年,今年A股整体呈现“W”形走势,沪指两度失守3000点,又两度发力收复。市场信心的重要性持续显现,特别是在海外流动性加速收紧、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的背景下,资金对经济预期的博弈主导了各阶段行情。

  今年各板块之间呈现结构分化、加速轮动的特征,其中存在不少亮点。特别是在市场两轮触底反弹过程中,前有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后有大消费板块全线复苏,显示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及广阔的内需空间,仍是资本市场强大韧性的重要来源。

  全年走势“割裂”

  2022年A股走势并不连贯。疫情、海外地缘冲突、美联储加息节奏等各种因素扰动着资金情绪,在不确定性叠加影响下,A股两度加速探底,又两度快速拉升,整体波动幅度明显加大。

  今年伊始,沪指始于3650点的三年高位,当时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有所显现,使得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保持了极高关注度。但是,上海等地疫情暴发,对实体经济活动造成影响,同时乌克兰危机大幅推高全球通胀,各方利空因素叠加影响使得A股深度下探,沪指在4月27日触及2863.65点的年度大底。

  4月底到7月初,伴随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出台,国内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支撑A股持续反弹。虽然当时美联储仍在加快紧缩步伐,但A股整体“以我为主”,走出独立修复行情,沪指在7月5日最高触及3424.84点。

  7月中旬到10月,经济数据显示,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面临传导阻塞与信贷需求弱的情况。国内疫情依旧多点散发,扰动实体经济活动。前期反弹中领涨的成长赛道也因为交易过于拥挤,从而在见顶后遭遇显著回撤。叠加美联储连续且激进的加息节奏加剧了人民币贬值与外资流出压力,A 股再度震荡寻底,沪指在10月31日触及2885.09点,这是今年下半年的市场底部。

  11月以来,市场进入对政策预期的强博弈阶段,特别是对于疫情防控优化与房地产支持政策十分敏感。在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以及地产行业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政策“三箭齐发”后,A股地产链与消费板块迎来显著反弹。同时,外部环境边际向好,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北向资金持续回流,沪指再度收复3000点整数关口。

  制造业与消费复苏成亮点

  分行业看,今年A股行业板块跌多涨少,价值板块表现强于成长板块。在地缘冲突影响能源供给的背景下,原材料板块相对收益可观。以申万一级行业划分,全年仅煤炭(+10.76%)和综合(+9.62%)行业取得正收益,跌幅靠前的分别是电子、传媒、建筑材料与计算机行业。

  市场亮点主要存在于指数两波触底反弹的过程中,这也是今年投资者想要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4月底至7月,沪指从2900点附近一路冲上3400点,其间新能源汽车板块在产销数据的提振下屡创新高,汽车行业指数两个月涨近50%,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元,成为中国首家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汽车公司。

  今年,在发放购车补贴等配套措施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远超市场预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25%。国内企业纷纷围绕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突破、智能网联与电动化融合等方面挖掘市场潜力,带动行业保持极高的景气度。

  11月以来,沪指止跌企稳再上3000点关口,消费板块全线复苏。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酒店餐厅、景区旅游等与居民出行息息相关的消费板块率先上扬,全聚德、西安饮食等老字号餐饮企业股价短期完成翻倍,显著激活了市场情绪。

  中金公司在2023年市场展望中提到,中长期而言,消费升级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是大势所趋,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升正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中国的人均出游次数、酒店RevPAR(平均客房收益)水平、人均餐饮消费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除,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逐渐恢复,旅游酒店及餐饮行业有望重拾增速。

  总体来看,高端制造与消费复苏成为今年引领市场多次企稳反弹的主角,显示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及广阔的内需空间,仍是资本市场强大韧性的重要来源。因此,在看到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丰富的机遇。我国具备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加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日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些基础条件都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后市蓄势待发

  今年A股整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却给明年的复苏行情奠定了舒适的起步空间。从估值角度看,截至12月21日,全部A股市盈率中位数为31.74倍,位于历史后17.64%分位,即低于历史上82.36%的时期,显示A股整体估值较为便宜,中长线资金迎来较好的布局时点。分板块看,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的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位于历史后31.87%、14.49%、13.74%分位。

  今年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将在明年迎来缓解。国元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国内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及地产行业逐渐企稳,制约经济的两大重要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复苏动力提升,明年向好态势毋庸置疑,但可能在疫情反复及海外衰退的制约下呈阶段性复苏。“假设明年二季度国内疫情缓和,经济加速恢复,随之而来的消费复苏可能是上半年投资的亮点;而下半年则须观察经济恢复是否符合预期,资本市场可能会给出相应反馈。”

  临近年底,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需要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重点任务深入系统思考;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明年A股市场将对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进行摸索,预计在新旧理念碰撞中逐渐找到共识。”在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薛俊看来,对2023年行业配置的思考,需要重点考量的是投资者对新估值体系的摸索,但新估值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因此明年预计将是新旧投资理念碰撞的一年,市场有望在迷茫中逐渐找到共识。

  申万宏源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也提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形成,中期符合主流投资者偏好的基本面实质改善必不可少。2023年可着重关注两大变化:一是国企在资源配置中的权重可能增加;二是国企在科技创新上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硬核科技可能获得“压倒性”的资源支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