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国泰君安:从需求型产业政策寻找制造业投资机会

  2022年前11个月,制造业投资表现超出市场预期。资本开支动力比较强的行业集中在上中游,与新经济密切相关,且逐渐呈现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的特点。

  “买设备”是制造业投资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已经启动,这主要得益于22年以来两项政策推动:

  1)自21年底至22年8月前,地方政府推动的“技改”投资,改建投资推动了制造业投资高增;

  2)9月以来国务院推动的设备更新改造低息贷款,新建投资增速开始超过改建投资。

  制造业投资的韧性不仅存在于短期,后疫情时代五个长逻辑的变化将使得制造业投资中枢有望较过去有明显抬升:

  1)强调国家安全本质上是要做到有冗余有备份,将带来基于盈利之外的资本开支;

  2)“链长制”将带来新一轮地方政府强链补链“锦标赛”,产业集群化的制造业具有“类基建”属性;

  3)地产长周期下行,对制造业的“挤出”减弱,金融资源更多向制造业集聚;

  4)新基建带来设备类新制造的增量资本开支机会;

  5)应对气候变化带来能源、公共设施等增量资本开支机会。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外需和盈利对制造业投资的指示意义在减弱,内需和国内产业政策愈发成为主导因素。自上而下寻找23年制造业投资机会,需要密切关注国内需求型产业政策的指向。

  1)过去我国产业政策以供给型和环境型为主,需求型政策较少,产能过剩和产业链低端化锁定问题突出;

  2)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产业政策更多向需求端倾斜,设备更新改造低息贷款是典型的需求型产业政策。与教育、医疗、电子、机械相关的“能造但还不好用”的国产化设备,受益于需求型产业政策,有望在23年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