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023年能源工作安排来了 风光累计装机将达9.2亿千瓦

  记者 | 戴晶晶

  2023年能源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公开,对国内煤炭、油气、风光水电、核电以及电力市场等领域设定了发展目标。

  12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称,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据央视新闻报道,该会议总结了2022年重点工作成果,并部署了2023年重点任务。

  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公开了明年能源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包括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能源监管以及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在“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方面,会议指出,要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夯实电力供应保障基础,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推动油气增产增供,加快油气管网和储备能力建设,加强能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国内生产原煤40.9亿吨,同比增长9.7%,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实际兑现量约20亿吨,稳住了电煤供应的基本盘。

  “今年以来,煤炭产能加快释放,产量大幅增长,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有力保障了迎峰度冬电煤供应稳定和价格平稳。”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公告称,12月以来,煤炭调度日产量较长一段时间稳定在较高水平,煤炭生产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国家能源局在会议中指出,明年要加快实施“十四五”煤炭规划,积极推进智能化煤矿核准建设,推动在建煤矿尽快投产达产,全面增强煤炭安全增产保供的能力和韧性。

  在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上,国家能源局认为,要推动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张北—胜利、川渝特高压、陇东—山东、宁夏—湖南等工程建设。

  2022年,国内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原油产量时隔六年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过2170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提出,2023年,要保持“五油三气”重点盆地及海域稳产上产,加快非常规油气快速上产,推进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等重大管道工程和油气储备能力建设,预计2023年原油产量达到2.05亿吨、天然气增产60亿立方米以上。

  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任务下,国家能源局要求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建设,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以及加强民生用能工程建设。

  作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国内风光大基地建设正在提速。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9705万千瓦已全部开工,第二批、第三批基地项目陆续推进,全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预计1.2亿千瓦以上。

  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风光累计发电装机容量为6.4亿千瓦。由此计算,2022年全国风光累计装机量将达7.6亿千瓦以上,同比增速达18.75%。

  国家能源局设立目标,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4.9亿千瓦左右。两者累计装机达9.2亿千瓦,其中新增装机装机将达1.6亿千瓦,同比增长超33%。

  此外,要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2023年水电装机规模达到4.23亿千瓦。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也是明年能源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能源局提出,2023年新增核电装机289万千瓦,在运规模达到5846万千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国内新增核电装机量228万千瓦,同比降近33%;累计核电装机容量5553万千瓦,同比增长4.3%。

  在“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任务下,国家能源局表示,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加强能源法治建设。其中,要研究制订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明确各类市场功能定位,确保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

  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电力现货市场规则进行了明确。

  12月30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会议,还对明年能源监管工作进行了布置。其中,要抓好煤电上网价格上浮政策落实情况监管,完成可再生能源补贴核查,加强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

  在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方面,国家能源局指出,要推动构建全球大宗能源商品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建立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共建中阿清洁能源合作中心,纵深推进氢能、储能、风电、智慧能源等重点领域对欧合作,以及建设运营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等。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