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如何扩大内需

中国扩大内需的三点方法:

一、国内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内需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一种理解投资也是国内需求,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投资可以迅速扩大内需。这是一种短期的观点。从短期GDP核算的观点看, GDP增长可以由于一系列建设项目的开工而明显加快。但是这个项目对于长期的民生究竟有没有用?如果没有,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GDP增长,但一个必然结果是项目建设所需的人财物的巨大浪费;如果有,则要考虑现有的财力能不能支撑这个项目的投资。例如一些政府项目采取收费的方式,则应该从商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收,否则可能给银行带来严重的信贷风险,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严重隐患。 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看,一些直接服务于民生的投资项目,如安居工程、廉租房、社区医院等,本身应该属于“持久”消费的范畴,只是在施工期间被列入固定资产投资,在试用期间被看作固定资产;一些生产用的固定资产投资,终极仍然是为消费服务的,投资需要获得消费的长期支撑。 在不考虑进出口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缺乏国内居民消费拉动的“扩大内需”,注定无法达到目的。而且,没有消费的支持,任何投资都将变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在考虑进出口的条件下,扩大出口虽然可以解决国内产品的销售问题,但外汇储备对于国内货币体系的影响,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外汇储备的利用是否合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生水平的提高。 因此,必须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正确地、科学地调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扩大消费规模和限制投资规模,将投资引导到促进消费且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否则,脱离消费能力的过度投资,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破坏。


二、增加就业和收入水平是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 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设法让老百姓扩大消费支出,较少考虑扩大政府转移支付和城乡居民的增收问题。这是一个严重的悖论。扩大内需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形成居民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而扩大居民消费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工资水平。反之,不能扩大就业的GDP增长,以及虽然能够增加就业,但平均工资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则不能起到扩大消费的目的。 由于货币投放过多而导致房地产价格和证券价格上涨,可以拉动房地产业的增加值的增长,以及由于居民金融资产升值而扩大消费支出(而在证券价格下跌时大幅度减少消费支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推动GDP的增长,但这个GDP增长过程并不能创造就业机会,这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的。如果在我们的GDP增长中,这些不能扩大就业的GDP所占份额过大,则这样的GDP增长将失去提高民生水平的应有之意。 即使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刺激,拉动了国民经济和就业增长,但若就业局限于建筑施工等低工资水平的体力劳动范畴,而集合知识技术的创意型经济不能得到发展,则扩大就业很难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 因此,应把扩大就业特别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当成扩大内需的关键因素,舍此没有别的出路。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