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工商银行理财产品有陷阱吗?答案是肯定的

说到银行理财,很多新投资者都被“坑”过,由于对银行理财业务并不熟悉,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很多客户会觉得遇到陷阱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工商银行作为中国五大银行之首,相信工商银行理财也不会差哪,但是购买了就等于买了一万个放心?在这可不一定,银行销售陷阱多,投资者们可要注意了!

举个例子,有位投资者A先生花不少钱购买了一款工行的理财产品,当时购买的期限是1年,时间过去近一年,来A先生眼看这款产品年限已到,再加上此时又刚好看到别的理财产品非常合适,于是心怀憧憬等待银行给自己赎回本钱,好投资到别的产品中去。

可是当工行理财产品到期后,又过了好几天,A先生的账户却没有丝毫的动静。意识到不妥的他马上给客户经理打电话询问,不问倒好,一问就把A先生气得满腔怒火。为什么?原来A先生掉进“陷阱”了。

A先生在购买这款工行的理财产品时,有一个项目为“到期是否续购”,银行那边默认为“是”。但A先生在购买的时候并没有留意这个小细节,而银行的客户经理也并没有给予提醒。更为气人的是,产品到期,工行发了相关的短信却唯独没有发续购通知,而这款理财产品已自动转为了续购。

很多投资者觉得像工行这些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就一定能让人放心,实际上,销售的陷阱无处不在。随着投资者越来越精明,不少理财平台在推出产品的时候总是会设置一些模棱两可的条例,投资者并不会也做不到完全不遗漏一个细节。投资者在签订条约的时候要注意研究这些细节,以免将来利益受损。

除了上面讲到的这个陷阱,银行理财还有两个几乎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陷阱!

陷阱一:购买时间并非起息时间 到期时间并非到账时间

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起息时间和到账时间是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陷阱。比如说,银行在某些时间点会推出一些抢购的产品,若抢到了一款30天,年化收益率是5%的理财产品,然而它的起息时间(成立日)却是四天后,那么也就是说,在抢购封闭到起息开始的这四天,购买这款理财的资金都只能按照活期利息计息。

也就是说,如果买的早,资金就被占用了,这段时间只能活期计息。持有这款理财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4天的时间,而这款理财的有效年化收益率其实也只有4.41%而已。与此同时,很多理财产品的到期时间(到期日)也并非到账时间,有时候遇到节假日,也会顺延到下一工作日,无形中又多占用了资金时间。

陷阱二:默认程序“使坏” 理财账户资金无利息

某位投资者曾经通过某银行的网银购买了基金产品,但是基金到期数日后,却一直没有在账户内看到这笔资金。

后来经过银行咨询才发现,自己赎回的资金自动转到了理财账户上。而这笔理财账户的资金和活期账户是相连的,但是理财账户的资金是不计息的。也就是说,如果这笔钱不及时操作转到活期账户,那么这笔钱等于是零利率。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