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这些常见理财误区你踩雷了吗?

现在很多人的理财意识正在逐渐加强,许多人都会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各种理财产品中。但是最后有人赚钱、有人亏损,单纯的把“理财”和“赚钱”划等号是不理智的理财思维,因为过度强化收益,往往会导致投资者忽视了风险的重要性,最后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悲剧。今天,就带大家梳理一下常见的银行理财误区都有哪些?

 误区一:银行理财产品不会“亏本”

 不少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产品跟银行存款一样,不会亏本,这种想法其实是存在误区的。一般来说,根据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财产品可划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两大类。

 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计划。

 非保证收益理财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不承诺理财产品一定会取得收益,有可能产品到期无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计划。非保本理财产品甚至有可能发生本金亏损。因此,投资者应该谨慎选择产品类型。

 误区二:预期最高收益等同于实际收益

 很多投资者往往把“预期最高收益”等同于其最终能够获得的收益。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前一味追求预期收益指标,而在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果出现最终收益低于预期最高收益时,投资者便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其实,“预期最高收益”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其中是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投资者在阅读产品指南及条款内容时,须同时关注其中列出的较差或最差投资收益情形。

 误区三: 银行理财并非存款

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风险收益水平介于储蓄存款和股票投资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其风险等级划分多个,就意味着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与存款不同,并不能确定保本保收益,因此在投资时,安全要记心中,谨慎投资。

 误区四:他人选择并非自己适合

 不少人在购买产品时,往往会通过别人介绍的方式来选择。但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偏好、不同的资金水平,以及不同的预期收益。

 因此,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多问多对比,要从自身出发,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做到心中有数。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