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风雨30余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生涯感悟

 

                                         

         风雨30余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生涯感悟     饱受近十三年“文革”摧残,度过青年时代的我,有幸在1980年考入组建中的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1981年5月30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宣布成立,从此该中心就成了其直属单位。之后,曾更名为中国人口信息与研究中心,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后,随之又更名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是它成立30周年的华诞,也是著者从事人口与发展研究生涯的第30年。 忆往昔,回眸围绕人口与发展探索过的一项项课题,基本做法简而言之都是,首先审视与评估既往文献结论与数据资料依据及其来源;然后是廓清所研究人口的现人口类型(增长型、缩减型、稳定型),在人口转变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对过剩、不足还是适宜,以及生育水平与人口规模的基本变动态势;最后是确定选用方法及根基的基础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厘清那些根基于稳定人口基础理论的方法,对不同人口类型的使用前提;才能厘清不同人口类型,在人口转变速度快慢、过程短长及完成与否的截然不同条件下映现出的人口现象,与一定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否适宜及适宜程度;才能厘清使用方法对所研究人口现象根基的基础理论是否匹 遵循这样一条思路,既是把文献资料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从研究中探索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是否趋同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捕捉与探究那些历经实践检验,既往理性认识与客观实践确实存在较大差异的过程。此类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就紧紧抓住不放,并密切结合实践,从理性层面逐步深入剖析,反复深化认识,探索其症结,挖掘其内在规律,然后,再反复加以验证。这种往复不断地深化认识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术争鸣与推陈出新的深化研究过程。没有这一过程就没有发展,没有学术争鸣也就没有学术的进步。学术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学术争鸣,因为相同的东西千万篇,加起来还是一个东西,学术水平就是在同中求异、探索规律、不断创新过程中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正是因为这样做了,所以才使既往若干所谓学术共识一个个被陆续推陈出新、一个个新基础理论被创立、一个个新指标体系被提出、一个个新指标体系及相应数理模型被构建,也即取得了多项具有世界首创意义,至今仍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为解决与认识若干相关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困扰问题,为解决与认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预测与人口规划、人口结构与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与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人口性别结构与人口发展、人口结构与人口抚养比,人口结构与人口规模、人口转变完成与否的判别标准、人口转变与人口结构转化,人口结构的度量前提与方法论、人口结构与住宅,人口结构合理转化以及人口决策、城镇人口合理分布与交通、城镇人口合理分布与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化与城镇人口合理分布、城镇人口合理分布与国家人口安全、城镇人口合理分布与资源环境协调等,都发挥了基础学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