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主流媒体纷纷力挺,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

    最近几天,资本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三大指数上证指数、深成指,以及创业板指均出现大幅下跌,其跌幅为今年以来所罕见。比如从7月26日至28日,上证指数从3550.40点最低下跌至3312.72点,期间最大跌幅达6.69%,个股更是跌得面目全非,市场悲观情绪漫延。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纷纷发声力挺资本市场。个人以为,这将非常有助于市场的稳定。       此次股市出现大幅下跌走势,原因又是多方面的。首先,因强化行业监管,相关板块个股出现全面下挫。比如日前高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6日当天,在沪深股市挂牌的教育类个股股价均作出了强烈反应。主板相关个股全部跌停,创业板相关个股有的跌停,有的跌幅超过10%。当天投资者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受行业强化监管的影响,本周互联网科技类公司股票也均大幅回调。       其次,有市场传闻称,美国可能会限制美国基金进入A股和港股,美国基金正快速变现资产。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占比虽然不高,但所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市场就非常关注北向资金的进出情况。26日、27日北向资金出现较大额度的净流出现象,显然与该传闻不无关系,北向资金的巨额净流出,又对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核心资产、机构“抱团股”的持续下行,对于市场的下跌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机构“抱团股”,自今年2月份摸顶以来,基本上处于持续调整中。核心资产的持续下跌,对于市场人气,对于投资者信心的影响显然不是一般个股或板块所能比拟的。事实上,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核心资产的下跌,也加速了股指的下探力度。       股市出现非理性下跌,也引发主流媒体的力挺。如新华社刊发了《中国股市热点观察》的文章。文章指出,近期,中国股市出现较大波动,市场存在一定的担忧情绪。针对行业监管部门,文章表示,无论是针对平台经济还是校外培训机构,这些监管政策,都是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网络数据安全和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举措,并非是针对相关行业的限制和打压,而是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除了新华社外,经济日报以及四大证券报也纷纷发表文章。比如中国证券报表示,短期波动不改A股向好趋势;证券日报认为,市场恐慌情绪将缓解,业界认为A股调整空间有限。主流媒体对于资本市场的力挺,非常具有针对性。对于缓解市场的紧张情绪,恢复市场信心方面,无疑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9日,沪深股市全线反弹,且三大指数的涨幅均不低即是最好的证明。       此次股市的非理性下跌,市场有担忧情绪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这种担忧情绪显然又是没有必要的。从宏观上讲,上半年我国GDP增速高达12.7%,位居全球前列。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任何改变。股谚云,宏观决定大势。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是资本市场稳定并向好的坚实基础。       从上市公司业绩看,一季报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半年报预喜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事实上,有了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上市公司半年报的业绩也是可期的,上市公司业绩又是其股价的强力支撑。       从市场资金状况看,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发行如火如荼,仅仅在6月份,公募基金的发行就超过2800亿元,7月份截至目前也超过2000亿元。而且,目前公募基金手中持有资金超过8000亿元,随着都有可能入场操作。此外,今年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也为股市的稳定增添了一份力量。       此外,从上市公司估值看,核心资产历经多时的调整,其估值也越来越有吸引力,市场上亦不时有抄底核心资产的声音出现。核心资产调整到位,由于其对指数的影响较大,将对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对于此次股市出现的非理性下跌,市场无须产生恐慌心理。更何况,在大幅下跌之后,某些股票甚至还迎来了逢低买入的良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