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社会保险基数怎么算 社会保险基数有几档

  前不久,社保出台了新政,社保有了很大的变化。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这是关系到我们的社保待遇的重要因素。

  社会保险基数就是社保缴费基数,就是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工资性收入简单来说就是包括了你的业绩提成,各种交补餐补话补等等,只要是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你的,都要算入缴费基数。如果一名职工去年每个月的工资都在9000—11000之间,那他今年的社保缴费基数大概就是在1万元左右。

  大家肯定会有一些疑问了,这个社保基数是干嘛的呢?又是怎么计算的呢?接下来一起看一下。

  在计算社保应缴纳的费用,以及该职工应有的社保待遇的时候,社保缴费基数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小明的社保缴费基数是10000,社保本身就是由公司和小明共同缴纳费用的,在交费的时候,公司和小明都以他的平均工资10000来作为基数,乘以相应的缴费比例,比如说养老保险,公司的缴费比例是20%,那么公司就需要为小明缴纳10000 x 20% = 2000块钱。

  每个地方的政府每年都会计算出当地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这个就是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一般人的社保缴费基数,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也有一部分人,工资低于了当地平均水平或超出了平均水平。这时就会按照当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来计算,上下限一般在60%——300%左右。

  举个例子,老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是2000元,2000的60%下限就是1200元,但是老李的平均工资只有1000块钱,那么老李的社保费和社保待遇还是按照下限1200来计算。

  想要了解更多金融知识与财经资讯,欢迎关注探其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