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国家能通过印钞变得富裕吗?为什么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手上的纸币越多,说明这个人越富有。但大到一个国家,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论来概括吗?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纸币”和“货币”。

  经济学中的“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有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账单位的作用。过去的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而如今的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而“纸币”,也就是题中所说的印刷的“钞票“,是货币的一种最常见的体现方式。

  “纸币”发行量与所需的“货币”总量息息相关。

  决定国家发行多少货币的,并不是政策,而是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息息相关,要求其发行量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具体的发行形式,除了纸币之外,还会有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等。

  无依据加印钞票,只会带来通货膨胀与国家信用破产

  如果不顾整体的经济所需,加印大量钞票,最直观的体现是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因为经济生产总量没有相应增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个小国家。所有的生产出的商品总量是100个苹果,当发行100元的钞票时,一元的钞票可以购买一只苹果。假设生产总量保持不变的话,当发行了钞票变成了10000元,那么1只苹果的价格就飙升至了100元,通货膨胀就产生了。

  那么国家信用又是怎么回事呢。同样举一个例子,苹果国的附近有一个鸡蛋国,双方有贸易往来,货币有固定的兑换机制,苹果国的2元纸币,可以兑换鸡蛋国的1元货币,这个2:1的汇率是由国家信用与经济产量为标准。

  所以如果苹果国突然超发货币10000元时,国家信用也就不复存在,鸡蛋国会拒绝再兑换这个国家货币。

  世界上有名的国家信用破产的例子就是津巴布韦。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