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小型私募挣扎生存 基金寒冬结出“果实”

  今年股市表现不温不热,震荡的行情让投资股票的大中小私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情势下选择大私募或许是许多投资者的选择,而近期数据表明,小型私募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以挽回“熔断”损失,另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增长10%。

  小私募在寒冬中挣扎生存

  自2014年2月实施私募基金备案制度以来,私募行业吸引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各路管理人纷纷备案,加之随后市场行情的好转,私募产品发行如雨后春笋一般。尤其是2015年上半年股市的巅峰期,二级市场私募发行量达到历年来的极值。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共有10747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完成备案,其中股票型7981家,共募集资金2.3万亿元。

  然而,内部结构的不平衡也显示出行业尚处于幼稚期。据统计,在上万家备案私募中,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的仅占到所有管理人的6%左右。可以说,规模低于10亿元的小型管理人构成了私募行业的绝大多数,还有大部分基金仍处于微小规模经营的“挣扎期”。

  同时,私募基金这种被成熟市场定义为另类投资并适合匹配高净值客户的品类,在信息披露以及其他监管方面本身比公募基金要求级别低,所以客户在评估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小型的私募基金。

  目前大多数小型管理人面临着成本和合规的双重压力。据测算,为满足在投研交易、营销渠道、法律合规、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必要开支,一家小型私募基金的年度运营成本通常不少于400万元。为了达到收支平衡,基金的管理规模一般需要达到5亿元,这也是小型管理人长期生存的财务门槛。

  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约70%的私募管理人规模不足1亿元,资金需求紧迫,理论上容易产生较为激进的投资模式。此外,根据基金业协会年初新规,已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发行私募产品,未能达到此要求将被注销私募管理人资格。此新规一出,上千家管理规模仍为零、“开门未开张”的私募基金想必要为“保壳”而奋战。与此同时,大多数手握万亿高净值资产的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券商、信托等,在选择管理人方面普遍都有较高的门槛,使小型私募公司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

  小私募在寒冬中结出果实

  然而,对投资者来说,另外一个“不平衡”更令人关注,那就是小私募获得超额回报的概率。据私募排排网对含股票型策略的私募公司所作的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份,有接近10%的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小型私募不仅收复了年初“熔断”带来的损失,并且获得了超过10%的累计回报率;相较之下,规模在1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下的大中型私募,仅4%能够取得10%以上的累计回报率;而在超过100亿元的超大型明星私募中,这个比例则是零。

  我们认为,每个私募都有最适宜的管理规模,这个最优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其所投资的市场、投资策略的类别、交易风格和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每个私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为超出了这个规模瓶颈而出现回报率的下滑。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