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在疫情下“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之下,国际货运线受到重创,大量订单被取消,对各国经济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这时,“中欧班列”的订单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暴涨了300%。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陆运会不会超越海运?中国国际陆运是如何改变世界贸易格局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2020年,全球都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之下。在交通运输方面,空运,海运都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冲击与影响。国际海运运力也越来越紧张,出现了“一箱难求”的局面。甚至有许多的国际货运线路直接取消,再度开通是遥遥无期。在这个背景之下,各国企业面临着货物大量积压,货物运输线路受阻的难题,有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承受不住这些压力,纷纷的宣布破产。尤其是欧洲相关的货运运费暴涨,涨幅居然高达230%,一时间,大量订单被取消,再加上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的发生,给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带来了严重的打击。然而,在此种情况之下,“中欧班列”时效性和稳定性的优势凸显了出来,货运订单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暴涨了300%,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这条铁路不仅畅通,而且还出现了“火爆排不上队”“抢不到上车票”的局面。一时间,我国的亮眼工程“中欧班列”变得“炙手可热”,迅速崛起。其实中欧班列,就是来往于我国和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一条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它不单指某一趟列车,而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许多趟列车。这条铁路在2011年正式开通,截至目前已经打通了73条运行线路,通达23个国家的168个城市。我国乌鲁木齐,重庆,郑州,成都,西安等5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一共开行了4581列,占据全国开行总量的63%。与普通列车不太相同,中欧班列有自己特定的班次和路线。目前,我国已经有的中欧班列运行线一共有三路,分别分布在我国的西部,中部以及东部地区。分别是出境地点满洲里口岸和绥芬河口岸的东线;出境地点为二连浩特口岸的中线;出境地点为霍尔果斯口岸以及阿拉山口口岸的西线。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五口岸”,“三路线”。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有相关报道称,2021年1月到6月,中欧班列一共开行了7323列,同比上涨了43%。其中5月和6月的单月开行量就高达1300列,并且连续14个月保持在1000列以上。2021年上半年共运送货物量70.1万标箱,同比增长了52%。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之下,中欧班列还能如此正常健康地穿梭在中国与欧洲各国之间,并且运行的如此出色,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一直以来把中国当作强劲对手,总是把中国当作假想敌的美国,在看到这一局面之后也是无计可施,手足无措。当前的美国情况不太乐观,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冲击,一方面美元贬值造成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众所周知,美国的基建设施是不够完善的,铁路设施由于没有更新维修,也变得非常老旧。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堪称完美,不仅是国内基建成熟,中国也在海外展示了自己先进的基建技术,而中欧班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如今,国际运输线路受到重创,中欧班列却运行的风生水起。在美国看来,是中欧班列抢占了美国与欧洲的贸易,再加上美国目前经济萧条,看到中欧班列的订单大幅上涨,拜登内心肯定不服气,但是也无计可施,只能“无可奈何干着急”。那么中欧班列的订单为什么能如此暴涨呢?首先,与新冠疫情是脱不开关系的。2020年疫情爆发,各国对于抗疫物资的需求是急上加急,都希望用中欧班列运送抗疫物资。据相关资料显示,仅仅是在这一年,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都突破了一万列,每月开行平均稳定在1000列,相当于每天都有30例以上。标箱的运输次数已经高达113.5万次,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长了56%。随着疫情得到慢慢控制,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回到了复苏的状态,进而对各种物资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增加。世界各国为了经济复苏和国内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物资需求。而由于此时欧洲相关的货运运费上涨,包括快递行业在内的多种运输渠道费用也出现了上涨。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中欧班列订单暴涨,一时间忙碌了起来。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中欧班列相对于传统的货运运输方式而言,也是有一定优势的。它不仅在速度方面比海运快,在价格方面也比空运要便宜很多。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中欧班列很好的补充了海运和空运,这两种运输方式的空白,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联动起来。欧洲地区出口的物品多为奶制品,货物的保质期比较短,但又因为是日常生活消费品,价格也不能设定太高。如果选择海运,那么时效性就无法得到保证,很可能出现牛奶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已经过期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亏损。如果选择空运,那么由于运输成本提高,相应的商品的价格也要提高,如果牛奶的价格大幅上涨,那么销售量就会下降,毕竟没有多少人会购买一瓶价格贵的出奇的牛奶。在综合考虑之下,对于许多欧洲许多乳产品国家来说,铁路运输的方式就显得十分理想。中欧班列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炫丽的成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兼顾价格与时效性,能够在维系商品经济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价格的稳定。这也促进了区域商品的广泛流通,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除此之外,运送同一批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运送效率,最终赚取更多的钱。中欧班列通过“轻资产”的方式,打通了内陆的贸易。再加上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实现了“软联通”和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完美配合。中欧班列的运行,产生了许多积极意义。第一,打通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任督二脉”当今的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全世界都在推动贸易流动,而中欧班列就充当了一个良好的“桥梁”角色。把原来只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虚拟经济”转化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经济”,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与商品贸易。在中欧班列运行下,中国与欧洲各国的交流格局一步步扩大,再加上伴随着许多优惠政策的落地,这条线路上运行的列车,被越来越多的国民欢迎。第二,沿线信息互认,缩减了抽检次数,加强了贸易的便利性。和古代丝绸之路的模式相似,中欧班列的沿线所架设的各个站点都统一认定通行的信息,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幅度的缩减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在信息认证上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与此同时,对于集中装箱运输的货物,这种“互认”的操作也使整个旅途当中所需要拆箱的次数大大减少,从而节省人力成本。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第三,制定”五定”规则,为列车通行保驾护航。我国与沿线各国达成了诸多的协定,目的是保证中欧班列这一线路的高效运行。将运行车次,运输价格,路线,时间规划以及装卸车地点都进行统一,固定的设置与安排。给货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便利,也使班列货运的价格保持稳定,不易受到国际行情波动的影响。第四,沿线警力互助,共同维护治安。多地交叉地带的管控问题,一直以来都让很多国家头疼。但在中欧班列沿线,却被很好的解决了。这是因为,我国在很早就与各国确立了责任划分和监管任务,这样一来,也就实现了班列沿线警备资源的相互扶持,保证了沿线的治安。第五,借助内陆枢纽,一步步实现内陆城市沿海化。中欧班列直接深入中国与欧洲的内陆地区,有助于带动相关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内陆城市的富裕提供强大的助力,进而扭转制造业长期扎根在沿海地区的局面。不仅如此,还能改善民生,改善辐射地区居民的就业情况和经济水平。它为沿线数亿的老百姓送去了便利,实惠的生活,也为数万家企业带来了商机与活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行业垄断的行为。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中欧班列在本身起很大作用的同时,还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巨大的驱动力。“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也纷纷行动起来,开始自主投资完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可见,“想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了他们的内心。中欧班列对欧洲也有着非凡的意义。中欧班列的通行开创了中国与欧洲友好关系的先河,促进了中欧关系的良好发展。在不久前,中国与欧洲还签订了“中欧投资协定”等互惠条约,这一条约一旦实行,将会在欧洲经济复苏方面起很大作用,将会表现出极强的经济能力。我们国家的“中欧班列”,将地理的劣势条件转化为优势条件,经过无数国人的日夜奋斗,真真正正地改变了世界供应链的格局。中欧班列的运行,也推动亚欧大陆上的许多不知名的国家与地区走向世界的舞台,与世界接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如今,中国与欧洲的合作日益密切,随着中欧班列不断提速,亚欧大陆的经贸版图也在被重新布局。随着欧洲的总交易额被中国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多,美国也坐不住了。于是美国急于寻找途径对中国的海外市场加以制裁,以捍卫自己在欧洲的主导地位。然而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在全球化的浪潮当中,不会有某个国家成为例外,美国的“霸主国家梦”也早该破碎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就留下你的点赞和宝贵的评论吧,我们下期再见!
“中欧班列”订单暴涨300%,疫情下的中国创造,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