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一眨眼,2021年已进入下半年,让我们回顾下今年上半年的整个车市。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1-6月中国新能源车NEV总销量达到101万辆,同比增长220%。NEV车的市占率也从2020年7月的4.9%翻了3翻达到了2021年6月的15.2%。可见过去一年,新能源车市场扩张迅速,各款新车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的C位。

上半年纯电BEV销量为84万辆(占NEV比重83%),混动PHEV为17万辆 (占NEV比重17%)。可见NEV车的主角现在还是纯电动。随着后续各种优惠政策的撤出,如上海2023年起将不再给PHEV车型发放免费绿牌,纯电动的比重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1. 品牌集中度越来越强,市场两头重中间轻日趋明显

上半年销量TOP15的车型除了理想ONE(增程式电动车)和BYD秦plus DM-i (插电式混动),所有其他车型均为纯电动车。TOP10和TOP15车型分别占据纯电动车市场份额的54%和64%。

TOP15车型里,基本分为了两个阵营,10万以下和25万以上。而处于10-20万之间的只有Aion S和秦plus DM-i, 后者还是混动车型。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先聊一聊10万以下的市场,这个市场的电动车现在基本都是微型车和小型车。

主要特点就是造型宠萌,价格便宜,行驶里程100-300km,基本满足日常短途代步需求。

购买群体大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或是中老年人用于接送小孩之类的短途代步。所以潜客特点是,看重价格,对科技感智能化没什么要求,对空间、配置和材质用料也有一定包容性,但不意味着可以放弃时尚和颜值的追逐。

整个上半年占据车市头条C位的,不得不提就是五菱MINI EV和欧拉黑猫。这两个车其实都存在明显短板,但包装做得非常独特和有记忆点,以及抓住了潜客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五菱MINI EV”出道就凭借着3万以内的抄底价赚足了眼球,同时还发起了粉丝改装车文化,即便后来出现了价格相仿的长安奔奔E-star,也难以撼动国民神车已经深入人心的地位。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欧拉黑猫则凭借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接地气的名字和与之匹配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个造型内卷相当严重的细分市场,出位是成功的一大要素。

总体来说,此价位区间的电动车市场进入门槛较低,且后续随着新能源政策的进一步收紧,诸如补贴退坡,积分和补贴的技术门槛进一步提高,价格和利润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暴露和雪上加霜,故毋庸置疑会遇到一轮洗牌,可持续发展性较差。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再来谈谈25万以上的市场,这个市场涵盖了新能源新生代三剑客“蔚小理”,以及国货之光“比亚迪的汉EV”,和全球新能源鼻祖“特斯拉”。

这个市场产品的主要特点是:造型追求未来感,三电参数/续航里程/百米加速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智能驾驶辅助层层跟进,智能座舱给你油车给不了的新体验。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高级玩具。

所以此市场车主的特点是,小资阶级,家里已有油车但想买个电动车体验下未来科技和电动感,追求品质,喜欢尝试新事物。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2.汽车市场甲方乙方悄然转变

以前车企是甲方,带点趾高气扬的气场,例如合资车企我造什么消费者铁定会买单,甚至进4S店还会遇到爱理不理的景象,但现在可以发现,悄悄转变为了消费者是甲方,车可以免费送到家门口给潜客试驾,甚至车主可以直接喊话座椅不灵逼着车企改座椅。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竞争使人进步。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3.纯电动车中间价格区间的市场崛起尚待时日

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卷得风起云涌

10-25万区间的纯电动车市场目前尚处于蓝海阶段,只有aion S进了TOP10,但其销量也大部分得益于网约车市场。可见纯电车在这个价位创出一片天,还是艰险重重。主要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第一,油车在这个价位竞争已相当白热化,甚至入门BBA豪华品牌A级车也已下探到了20万以内,这个价位的油车本身的性价比、造型、科技感、网联化也在大幅提升中,经历着大变革。

第二,纯电动车目前遇到的最大的成本瓶颈是动力电池,若配置空间用料等在这个价位不输油车,则毋庸置疑导致其毛利会相当恶劣,若要维持一定利润率,则就得牺牲产品吸引力和销量,这个矛盾只有在动力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后才能得以解决。

第三,选择这个价位车型的消费者手里资金本身还是比较紧张的,故消费比较理性,也就是“要算账“。油车加上沪牌合算还是新能源加上绿牌合算?算上后期保养维护哪个合算?算上二手车保值率又是哪个合算?同时这批客户也较为挑剔,配置/空间/续航/动力/用料/造型统统都要兼顾。故征服这批有些纠结的消费者将是一大挑战。

不管如何,“竞争促使进步”是不争的事实。制造业车市现在体现出来的是快时尚单品的节奏感,产品迭代速度让人刮目相看。这种变革下,最终得益的还是普通消费者。让我们为这场战斗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