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养猪巨头亏损不断猪价破6元7月终于上涨

文:小余

从年后开始,生猪行情就迎来了阶段性大跌,且连跌了6个月。从年初的36元/公斤到6月底的12元/公斤。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整个上半年猪肉价格同比下降了19.3%。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确实是梦寐以求的好事。但养猪从业者和企业却陷入了不断亏损之中。即使是一些巨头企业也没能幸免。

猪价“破6”,养殖巨头亏损不断,7月终于上涨,下半年好过了?

7月14日晚间,牧原股份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经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亿元-102亿元,同比下降12.83%-5.42%,去年同期为107.84亿元。此外,我们还发现,2021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1743.7万头。

而2020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生猪却仅为678.1万头,同比增加了157%。虽然销售增多了,但盈利却远远不如2020年的水平。可以说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故而对其经营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猪价“破6”,养殖巨头亏损不断,7月终于上涨,下半年好过了?

除了牧原股份之外,我国另一家养殖龙头正邦科技也是如此。7月14日晚间,正邦科技也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受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下跌的影响,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了12亿元至14.5亿元,同比下降149.64%~159.99%。

直到进入7月,生猪市场才有一个略好的开头,出现了小幅上涨。对于从业者和企业来说或将迎来好消息了。在7月份第2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5.9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2.1%。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下降了高达54.0%,生猪价格走势依旧扑朔迷离。

猪价“破6”,养殖巨头亏损不断,7月终于上涨,下半年好过了?

那么,此次市场的悸动是否在预示着什么?下半年猪价又会是什么行情呢?

猪价经过了7月以来的几次大起大落之后,虽然并不意味着已经触底反弹,但是市场确实是在不断恢复了。随着上半年价格的不断下跌,大猪和部分标准猪的的持续出栏,下半年大猪的存栏量比例会下降,出栏均重也会有所下降,所以整体生猪供给方面也会逐渐恢复。

此外,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目前生猪价格的压力主要是供需不匹配造成的。虽然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大幅下跌,但是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人们的消费并不像水龙头的开关一样。打开时,它就会流动,关闭时,它就会停止。因此,消费是不会立即恢复的。另外,在前期,由于市场上生猪出栏量过高,价格也便宜,不少人已经购买了足够的量,所以消费方恢复也会较为缓慢。

猪价“破6”,养殖巨头亏损不断,7月终于上涨,下半年好过了?

三个利好消息来袭

1.预警机制

我们都知道,市场无论是“大跌”还是“大涨”显然都表示好事。由于养猪亏损加剧,国家终于也出手了,颁布了“三级预警”机制。具体内容表现为,一旦猪粮比低于5:1,就会启动收储。此前在6月已经触动了一次一级预警,相信接下来收储工作来袭时,国家层面也会出手干预收储,从而避免猪肉产能过剩,扭转生猪价格低迷局面。

2.生猪出栏减少

由于生猪价格进入“6”字头,因此那些集团化的生猪企业也开始不断加快加速出栏,新希望、温氏等,因亏损较大,甚至有一些母猪都卖掉了,以减少损失。还有上述的牧原股份,我们从其上半年的出栏量就可以看出,该企业无疑是在加速出栏。而一些专业养殖户、散养户也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纷纷抛售大猪。预计在短时间内,可出栏的生猪就会逐渐清空,到时候市场上供应就会变紧,猪价也有上涨的趋势。

猪价“破6”,养殖巨头亏损不断,7月终于上涨,下半年好过了?

3.资本退出

今年以来,生猪下降之所以会如此剧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出栏量不断增多。这也是因为去年生猪价格昂贵,引起了大量资本进入。结果到了今年,去年入行的各家资本,生猪都已经陆续可以出栏了,也就造成了生猪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如今这些资本的损失非常大,从而加速了一些人的退出,这也为未来生猪价格上涨提供了基础。

但从整体来看,生猪价格还没有全面反弹的基础,但利好因素在不断发挥作用。例如,西南六省近期除了采购和储存外,还签署了联合防控机制,控制和净化了该地区的猪瘟。同时,下一步工作将围绕保护生猪生产和稳定市场供应展开。

猪价“破6”,养殖巨头亏损不断,7月终于上涨,下半年好过了?

因此,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7月往后生猪总价格仍将出现波动,大概率依旧是呈现“跌几天,涨几天”的周期性格局。对于企业来说也要做好准备,虽然下半年有可能出现涨幅,但不会是大幅上涨,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一切准备。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