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 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

万众瞩目的“普拜会”已经落下了帷幕,普京和拜登在瑞士日内瓦的拉格兰奇别墅里具体谈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普拜”会面的前夜,双方就已经开始了惊天博弈。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先是拜登给了普京一个下马威:美国宣布今年4月出台的新一轮的对俄制裁将于6月14日起正式生效。这个“制裁”是什么呢?大体说来,就是美国企业被禁止购买首次发行的以卢布计价的俄罗斯国债,以欧元计价发行的俄罗斯国债也被纳入了禁止买入的范围。这一制裁被称为金融市场“威力最大”的惩罚措施。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而一度以“强硬”著称的普京也不甘示弱:俄罗斯财政部随即宣布,俄罗斯将在未来一个月内改变国家财富基金的结构,将美元的份额减少到零,英镑减持到5%,日元保持5%的比例,欧元将增长到40%,人民币增长到30%,黄金则将占比20%,同时俄罗斯几乎完全清空了美国的长期国债。听到这里,或许有些观众并不能理解这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不知道美俄双方如果真的彻底实施上面的举措,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美元”在世界上是什么样的地位。如果我们时常关注国际政治,总会看到美国制裁某某国家的新闻。而美国制裁其他国家的手段,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靠“美元”的世界霸权地位。

而美元是如何在全世界的货币中获得霸权地位的呢?这还要从二战时期说起。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二战时,美国利用战争向其他国家出售武器和物资,从而大发战争财。但美国鸡贼的一点是,你向我购买武器和物资,必须使用实打实的黄金购买,因为纸币在战争年代的信用并不能保证,有些国家如果无限制的乱印纸币造成通货膨胀,那么纸币就是一堆没用的废纸。但黄金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无限制的开采黄金,所以黄金的价值就有了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不承认英镑、马克、卢布、法郎或日元这些货币,但全世界人民都认可黄金。所以黄金作为货币的信用是无可匹敌的。据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拥有的黄金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几乎全世界的黄金都通过战争这个机制流到了美国。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了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为了巩固美元的世界地位,美国在1944年7月邀请了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在美国签订了一个叫做“布雷顿森林协议”的条约,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也就是说你拿1美元就可以兑换等值的黄金,而在当时由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极为充足,拿1美元确实能换取等值的黄金,而且人家也给你换。这样就使得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元的信用大大提高。而美元也就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在了中心的地位,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从而形成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这样,处于中心地位的美元就起到了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霸权地位随之建立。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既然已经获得了霸权地位,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怎么依靠这种“地位”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了。美国的掠夺手段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依靠前面说的“双挂钩”制度来获取全球范围的国际“铸币税”收益。

那什么又是“铸币税”呢?这是一个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但用理论知识来解释有些许复杂,为了大家能听明白,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在封建时期的英国,使用的货币就是用实打实的黄金铸造的金币,一英镑金币就是一磅黄金。黄金可以随意送到造币厂铸成金币,你只需要为这一过程支付少量钱就可以了。而这部分“少量的钱”就是上交给封建君主的“铸币税”。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后来造币者发现,没有必要用足值足量黄金铸造,可以掺入一半铜,其购买力与原来一英镑相同,这时就有了半磅黄金的铸币税收入,也就是说,你花半磅黄金造出来的金币,却能当一磅黄金花,那不就相当于你挣了半磅黄金吗?就这样,掺假越多,铸币税也就越多。后来纸币发明之后,国家开始实行金本位的纸币制度,统治者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根本用不着造金币,印纸币也可以代表一英镑,面值一英镑的纸币与一英镑金币有同等购买力,这时铸币税就是一磅黄金。为什么呢?因为造一个纸币的成本要比造一个金币的成本低得多。就拿美元来说,制造一张100美元的钞票,成本不过19.6美分,与100美元代表的价值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纸币制度下,铸币税基本等于货币面值。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很轻易的明白美国是如何利用“美元”的“信用”来掠夺财富的了。很明显,美国可以偷摸多印一些美元,让这些美元在国外进行流通循环。而这些多出来的美元已经超过了与美元相对应的黄金储备量,说白了,这些多出来的美元就是一堆不能兑换黄金的废纸。

你此时可能会有疑惑,美国这样超额印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局面吗?答案是别的国家可能会,但美国并不会。

因为美元是在全世界流通的货币,而世界市场太大了,会轻易把这些美元给稀释掉,况且大家也不会同时拿手里的钱去取黄金。所以美国就用一堆“废纸”向外国买了很多东西。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不过这瞒不住一些经济学家。当时法国的经济学家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发现美元太多了,但美国根本没有储存与美元等值的黄金。但这时美国以为没人发现他的小心思,还冠冕堂皇地允许用美元兑换黄金,似乎在向大众宣告:“看吧,我们敢让你们兑换黄金,说明我们没有乱印钞票”。于是法国人就开始用美元疯狂地去美国兑换黄金,然后一船一船地往家里拉,不仅如此,法国还去其他国家借美元跑到美国拉黄金。眼看国库快要被搬空,美国实在受不了了,就宣布不让兑换黄金了。这就是所谓的“美元危机”,当时国际金融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硬通货,导致美元国际信用发生严重动摇。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到了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了。当时美元的信用下降了很多,但很快,美国又找到了一个维持美元世界霸权的东西,那就是“石油”。美国和沙特签了个协议,沙特保证别人要买它的石油,必须支付美元。而美国则保证会保护沙特王朝。从那以后,产油国便只接受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计价和结算货币。也就是说,你只要买石油,就得先把物资拉到美国去换美元,拿到美元后再去买石油。于是石油又重新给美元赋了值。但石油因为供需的变化,价格也会随之波动。这样如果硬性规定一美元等于多少石油,那么美元显然就不稳定。所以到了2012年,美联储就宣布以通货膨胀率作为美元的政策框架,让美元跟通货膨胀绑定,也就是通过调整美元的发行量和利率来把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这个举措详细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大家听不懂也没关系,大家只要知道通过这个举措,美联储就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公开市场的操作来改变美元的价格,从而保持美元购买力的稳定就行了。总之,美元的霸主地位不仅没有因为与黄金脱钩而被撼动,反而通过后来的一系列操作突破了“贵金属制约”,不再害怕以前的“黄金挤兑”现象,从而成了更加稳定的世界信用纸币。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于是,美国就利用自己货币无与伦比的“信用”,发行了大量的国债。而美国政府倒是严格的执行了“按月付息”和“到期还本”的承诺,所以美国的债券在全世界有极高的信用。资本家都是逐利的,任何能够赚钱的股票、债券和基金都会是他们考虑的对象,何况有着如此高信用的美国国债呢?试想一下,如果正在打仗的伊拉克、叙利亚或者巴勒斯坦发行了国债,会有人愿意买吗?当然不会,万一打仗打输了,恐怕政府都会亏的吐血,甚至还有倒台的危险,哪还顾得上你资本家的利益呢?津巴布韦发行的国债有人敢买吗?当然也没有。道理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些国家发行的国债风险大,不赚钱。而美国债券因为美元的高信用,所以在投资界是收益较高,同时也是最稳定、最可靠,还可以互相倒卖的一种产品。因为相比较之下,股票、基金都有风险,因为股票、基金所在的公司、企业或者机构,都可能会倒闭,但国债是政府发行的,人家一个偌大的国家总不可能倒闭吧?所以美国的国债就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资本家的青睐。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这样全世界都买美国国债,那就意味着大家手里都有美国国债,这就形成了一个流通的市场。也就是说,手里的美国国债不一定非得去找美国要钱,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公开出售,而售价可以由市场自己决定。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疯狂印钞票,却没有发生通货膨胀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些钞票被全世界稀释了,换句话说,美国印钞票可以自己花,但“通胀”的风险却是由全世界来一块分担的。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有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问题却是你们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很好的诠释了美元与全球经济的关系,以及对美元的高度依赖性给各国经济造成的恶果。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办法能破解美国的美元霸权。有人提议说,随着中国的崛起,可以建立起美元、人民币、欧元三足鼎立的态势,互相制约,互相牵制,从而形成竞争。这样任何一方乱印钱,大家便会倒向另外两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办法,而且对于我们国家也是极为有利的。只是该想法在短期时间内,恐怕是难以实现的。但从长期来看,“去美元化”无疑会是各国努力的目标。因为截至到2021年,美国债务已经达到了28.3万亿美元,但美国2020年的全年GDP却只有20.18万亿美元,而美国债务的年增长速度还要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看了这样的数据对比,恐怕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所忧虑的吧?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所以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美国可以不断印钞票而不担心通货膨胀,正是因为美元不是在美国本土流通,而是在全世界流通,它的“通胀”风险转嫁给了全世界,由全世界一起来承担。如果美元一直在美国本土流动,那么美国早就完蛋了。而美国转嫁风险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让其他国家购买美国的国债。而世界上能有足够大的经济体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只有中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所以一旦俄罗斯开始大规模抛售国债,其实没有多少国家能接得住。而美国在今年5月份的通胀率再创新高,为了转嫁“通胀”风险,它也不敢和俄罗斯“硬磕”。所以美国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中留了一手:即只禁止在一级市场购买俄罗斯国债,而在二级市场正常交易的约2.8万亿卢布的俄罗斯国债不受此次美国制裁的影响。英国分析公司牛津经济就认为,由于美国只禁止在一级市场购买俄罗斯国债,因此制裁措施对俄罗斯国债市场影响有限,更多的是“象征性”的影响。
拜登禁止购买俄国债,普京抛尽美元,美俄政治博弈,谁制裁了谁?

而对于俄罗斯而言,俄国最近几年的经济一直很低迷,GDP从2.3万亿美元的巅峰状态,大幅缩水至2020年的1.5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1位,甚至不及中国广东省在2020年GDP的1.71万亿美元。与美国相比,就更加不可能同台较量了。所以无论是美国“象征性”的制裁,还是俄罗斯保持一贯强硬的、铁腕式的反击,都不会对双方造成太大的影响。双方互相制裁、暗暗较劲的背后,更大的可能或许只是为了在美俄领导人峰会上,获取更多可以谈判的筹码吧!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