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二手商品房的交易机制决定,捡漏的只能是少数人

进入7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场投下两枚重磅炸弹,即“银行放贷收紧+核定价”,对二手房市场有什么真实影响呢?

其中,银行放贷收紧,即过户缴税之后原本的银行放贷时间由原本的2-3个月,暂缓至4-6个月。而且银行住房贷款额度全面收紧,甚至有银行已经停止审批。同时贷款利率上升,首套房由4.65%升至5%,二套房由 5.25%升至5.7%

这对于置换房屋的业主来说,显然更需要缜密的推敲置换周期,判断房屋置换时机,更需要挑选出付款优质的下家,甚至不惜“以价格换付款”,否则很容易造成违约,影响置换房屋的计划,在现行政策下,银行和中介机构都不可能对付款时间进行兜底,所以,要提高自己专业度自行评估,以防遇到不专业的中介,做“一锤子”买卖,得不偿失。

二手商品房的交易机制决定,捡漏的只能是少数人

核定价限制的则是中介平台的销售能力,我们知道现在中介的销售手段更多依赖于网络途径,比如链家网、安居客等,我们要挂牌的房源原先可以随便挂价格,现在不行了。现在只能按照核定价格来挂(核定价通常比市场价格低),高于这个核定价格,所有的网络途径是没有办法做推荐的。

有些朋友会问“我自己的房子还做不了主吗?我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挂不上去我可以不挂”

这个言论有理。

但从销售角度来讲,网络获客途径被限制,就会限制中介平台的获客量,势必会增加房屋销售的难度,增加工作量,让中介费赚得更“来之不易”

举例:先前10个客户来看你房子,你可以挑付款挑价格。现在只有3个客户来看,而且都看跌,作为已买即售的房东,要么就不卖,要么只能降价或者接受较长时间的置换周期。

同时中介机构的获客途径单一,只能使用电话约看或者地推,由于二手房具有区域性,那么选择来看你房子的大概率就是同区域其他业主,这类客户花高价买房子的概率不高,所以一些挂牌碰运气的“天价房”,基本没戏。

市场热度随着成交减少逐步变冷。

二手商品房的交易机制决定,捡漏的只能是少数人

假如房东和客户还可以暂时观望、僵持。那么最直观的影响就莫过于中介了,进入7月份,我们身边的小中介公司业务员,来了走走了来,人员流失极大

从中介的角度来说,直观体会就是客户少,带看少,成交量少。

在这种市场下,房东和客户的心理状态也很微妙

房东这边,一边想要着急把房卖,一边又不愿意轻易降价,大部分业主短期也看跌, 但也有一个自己的心理价。又担心自己房子降价卖掉买不进来。

客户这边,看房开始不急不慌,即便有看中的房子也不敢轻易定下来,大多采取观望的态度,还有很多错误理解“核定价”的,甚至拿“核定参考价”来和实际成交价做对比,认定短期房屋必定大跌,关注好某几个楼盘,某几套房源随时准备抄底。

二手商品房的交易机制决定,捡漏的只能是少数人

长期的房产观察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房屋价格在各种政策之下还得不到遏制,由于刚需的存在,在短期的观望期过去后,市场上的成交量想必会迎来一个小爆发,如果政策行而有效,甚至层层加码,同时一手房屋的优惠又足够吸引人,房屋肯定也可以稳定下来,可能还会有小幅度的回落。

目前,在我看来,这两项政策对客户肯定是有利好的。

二手房和一手房不同,房东的售房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如果碰到着急卖的房子,入手时机又合适,也很容易捡漏。

二手商品房的交易机制决定,捡漏的只能是少数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