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新政点评:高频政策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 或将开启房企第二增长曲线

  事件点评

  住建部负责人1 月11 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十四五”期间,40 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 万套(间),预计可帮助1300 万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同时,继续做好公租房保障,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加速发展以及政策的加速落地,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房企作为主要参与者,将借助自身优势或将为业务发展打开新局面。

  近几年,通过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城镇户籍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虽然得到有效改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仍然面临“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快完善以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支持。2021 年7 月国务院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意见》旨在从土地、资金、金融、税收支持以及优化行政审批等6 大方面全方位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其重点是减轻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企业负担,提高企事业单位、租赁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积极性。2021 年12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再次提到“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政策利好有望持续释放;同时叠加租赁市场需求的支撑,保障性租赁住房将给房企发展带来新机遇。

  各省市积极跟进,加速落实地方政策。2021 年11 月以来,广东、浙江、海南、山东等省份,以及上海、金华、西安、青岛等城市相继发布了相关征求意见稿和相关实施意见,政策发布进入密集期。

  政策特点明显,新市民、青年人作为保障对象,引导多方参与。此前公租房主要保障对象是城镇住房以及收入“双困难”家庭,而本轮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是解决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同时,保障性租赁住房引导多方参与,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谁投资、谁所有”,供给主体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业园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土地来源渠道也多样化供给,包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存量闲置房屋以及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等。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保障性租赁住房或将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房企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对接,包括地方城投公司以及租赁国企,在项目实现运营管理上协同合作,对于房企本身也打通了轻资产服务输出的过程。

  随着土地市场中越来越多“配自持”地块出让,房企将主动或被动的涉足住房租赁业务,打开租赁业务新局面。

  风险提示

  提示一:房地产调控力度超预期。

  提示二:销售下滑幅度超预期。

(文章来源:东亚前海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