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厦门“十四五”数字专项规划公布 服务涵盖从出生到养老等各方面

  近日,《厦门市“十四五”数字厦门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未来,厦门市民可通过数字公众服务体系,享受从出生到养老的各类服务,幼有所育、健康医疗、交通出行、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老有所养。

  《规划》指出,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数字化改革与发展目标,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数字政府体系和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体系,形成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创新发展数字政府治理体系

  健全“智治”体系打造政法智能化建设示范基地

  促进住房建设精准化管理。加强房屋基础数据建设,开展基于住房大数据的分析应用,推进信息化与住建领域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房屋租售、住房保障、安全管理的精准化、精细化、人性化。

  健全市域社会治理“智治”体系,增强社会治安、矛盾纠纷等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支持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东南分中心建设,建成和推出一批示范应用场景,逐步将厦门打造为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示范基地”。

  建成公安大数据智能应用新生态,提升态势感知、预测预警、精准打击、动态管控、服务社会水平。构建智慧社区警务业务中台,推进社区警务标准化,强化与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资源整合、内外协同。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建新型市场监管手段,实现市场监管的空间可视化、数据集成化、任务精细化,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市场监管。

  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信用就医“最多结算一次”

  探索“1+1”上门居家护理服务

  在现有智慧环卫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能,实现对市、区两级各类垃圾的来源去向全程和全面监管,对道路、清洁楼、公厕等环境卫生和机扫保洁作业实时监控和自动化考评,构建环卫作业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模式。

  建立水务物联网,打造水务管理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城市水安全的智能监测预报,逐步实现向企业客户开放实时用水量监测功能,降低用水成本。

  构建统一的信用就医平台,为市民提供“最多结算一次”的就医服务。建立区域级“互联网+护理”信息服务及监管平台,探索建立护士和护理员“1+1”上门居家护理服务新模式。推广“多码融合”应用,覆盖就医诊疗、支付结算、免疫规划、妇幼保健、信息查询、健康管理、疫情防控等场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建设智慧急救平台,实现危急重症患者在转运、救治中信息共享和协作。

  充分利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质量和教育治理动态监测体系;深化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建设云网端一体化的智慧便民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网上办事、在线学习等数字化服务。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