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久违的大涨 恒生科技狂飙近5%!南向资金疯狂扫货

  港股迎来久违大涨!

  1月12日,港股高开高走,恒生科技指数涨势凌厉,收盘涨幅达4.99%,创下近三个月来最大涨幅。恒生指数涨破24000点整数位心理关口,报24402.17点,收涨2.79%。恒生国企指数收报8612.85点,涨2.91%。

  科技龙头大幅反弹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京东集团-SW涨10.98%,美团-W涨9.13%,阿里巴巴-SW涨5.89%,网易-S涨6.79%,快手-W涨6.40%。京东与快手股价已走出五连阳,京东反弹力度超过20%,快手则超过15%。

  

  近期港股互联网板块迎来连续反弹,业内认为,利空政策出尽后,互联网龙头估值得以逐步修复。腾讯、阿里、京东和小米等巨头加大回购力度加速了这一过程。此外,隔夜美股中概股涨势大好,刺激港股科技板块集体走强。

  盘面上,香港零售业、汽车与零部件、软件与服务、能源、医疗保健涨幅居前。汽车股中,小鹏汽车-W涨9.73%,广汽集团涨9.33%,理想汽车-W涨8.09%。医疗股中,爱康医疗涨9.06%。

  “三桶油”集体走强

  国际油价大涨带动港股“三桶油”集体走强,截至收盘,中国海洋石油涨逾6%,中国石油股份涨逾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涨逾1%。

  1月11日,中海油公布2022年度经营策略及发展计划称,公司2022年净产量目标为600-610百万桶油当量。公司2021年净产量将达约570百万桶油当量。2023年和2024年,公司净产量预计将分别达640百万桶油当量和680-690百万桶油当量。

  2022年,中海油的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人民币900亿元-1000亿元,其中,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和其他资本支出预计分别占资本支出预算总额的约20%、57%、21%和2%。

  中海油表示,为确保股东回报,在各年度建议股息获股东大会批准的前提下,2022年至2024年,公司全年股息支付率将不低于40%,且全年股息绝对值不低于0.70港元/股(含税)。

  中海油年度策略会发布后,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中海油目标价。摩根大通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海油“增持”评级,目标价11港元。市场对公司今年战略目标预计有正面反应,指中海油今年生产目标超出预期,看到中海油有潜力超过其早前订立的2025年长期生产目标。

  花旗维持中海油“买入”评级,目标价11.9港元,认为11日的年度策略日上最重要的信号是承诺派息比率不低于40%或每股0.7元,而2021年将派发特别息,以及于2022年适时进行回购。该行相信以上计划是反映了管理层支持股价的强烈意向。

  此外,中国石油也公告称,预计2021年净利润增加710亿元到750亿元,同比增长374%到395%。

  南向资金狂买腾讯控股

  当前AH溢价仍处于处于阶段性高点,吸引南向资金维持净流入。

  1月12日,南向资金继续大举扫货港股,净买入52.90亿港元,创下近3个月来最高净流入量。自去年11月24日起,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呈“越跌越买”趋势,截至今日合计净流入722.31亿港元。

  近7日的数据显示,南向资金买入最多的是腾讯控股,达41.10亿港元。其次是美团-W、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分别净买入22.46亿港元、15.81亿港元、8.76亿港元。

  港股或迎均值回归

  山证国际研究部认为,港股整体估值已回落至较具吸引力水平。2022年主要股指将在“低估值”效应下迎来均值回归的一年。2022年投资主线为包括以下这些方向:“碳中和”主线,相对看好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与相关零部件类板块,建议调整后择时配置;“估值修复”主线,相对看好2021年已深度调整的互联网和生物科技类优质龙头股份。

  中泰国际研究部近期在直播中表示,恒生指数目前12个月预测估值在10.9倍左右,经过连续数月的估值收缩,估值水平已经降至历史中位数水平。中泰国际认为,从1983年以后几次美联储加息周期看,港股整体以上涨居多,平均涨幅达到了12%,且涨幅在近年有扩大趋势,并指出在加息阶段股市反而上行,更多来自于基本面随着经济复苏的改善。

  中金公司认为,南向资金流入以及股票回购等近期变化一定程度上印证中金对H股市场存在比较优势的看法。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超配传媒与互联网、汽车、部分电商、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与餐饮、生物科技和中资银行。

  光大证券认为,当前AH溢价仍处于处于阶段性高点,南向资金未来有望维持净流入,港股“春季躁动”行情可期。从历史经验来看,在恒指收跌的多数年份,“春季躁动”都能录得较好的涨幅。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互联网行业、机械和建筑行业以及食品饮料板块。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