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挖掘武汉长江文化底蕴 支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紧扣‘文化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区等相关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1日中午,市政协委员、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她建议,武汉要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专门机构,深入挖掘武汉长江文化底蕴,支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万琳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解是,用公园的形式来展现长江文化,让老百姓能够进入到文化遗址和文化氛围中,“享受丰富文化大餐的同时,产生文化自信和文化归属感”。

  目前,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长江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标志性象征。万琳介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丰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武汉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禀赋。应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上先行先试、有所作为。首先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3500年前的盘龙城到新时代的长江文化,都应该囊括其中。”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样,是一种线性的文化,武汉市是这条线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万琳建议武汉成立专门机构,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一起挖掘武汉长江文化底蕴。通过多学科、系统建立长江文化的学术体系,支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021年12月31日,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的武汉首个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武汉在整体做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把我们的‘家底’摸清楚。”万琳说,“目前,明楚王墓正在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武汉应全力推进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各项工作,打造‘北有盘龙城,南有九王寝’的格局。”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