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光伏板块回调近10% 板块投资逻辑向科技含金量转变

  光伏是2021年的热门板块,同花顺光伏指数在当年涨幅达到61%,部分板块公司股价更是翻了数倍。然而自2021年12月以来,光伏板块进入回调期,截至1月13日该指数回调幅度接近10%。

  2022年1月4日,五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在政策加持下,光伏板块并未获得明显的利好刺激,甚至发生行业龙头可转债弃购情况。

  硅料价格下降空间有限

  光伏板块作为现阶段资金活跃度较强的投资领域,在受到较高关注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产生新的竞争压力。2021年光伏硅片、硅料环节涌入了大量新玩家,老牌企业也纷纷扩产,硅料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在去年大幅提升。

  2021年光伏产业链涨幅最高的莫过于多晶硅料,以多晶硅致密料为例,年内累计涨幅超过200%,直到12月方开始高位回落。由于下游硅片企业大量新建产能计划出台,阶段性供需失衡是硅料价格节节攀升主要内因,也导致硅料企业纷纷启动扩产计划。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当下各大硅料厂商如协鑫、大全等均已有饱满的扩产规划,预计全球多晶硅名义产能将在2022年底达到131.9万吨,能支撑的单晶硅片产能上限约为270GW。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底市场硅片厂商产能合计至少350GW,当年扩产产能接近140GW,预计2022年硅料仍将维持紧平衡,价格下降空间有限。

  硅料价格下探幅度成为业内的关注焦点。隆众资讯光伏分析师王思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除局部无配套下游的硅片企业仍有一定产品库存外,其余硅片大厂产品库存多已基本出清,2022年1月下游硅片开工预期普遍较高,加之近期硅料成交量有所好转,硅料厂商对2022年初价格有一定企稳预期,硅料价格不排除即将阶段性探底可能。

  由于硅料价格持续涨价会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终端新增装机容量,稳定的价格更加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记者指出,从光伏上市公司业绩可以看到,产业链的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主要环节中,硅料和硅片企业在硅料价格上涨行情下盈利丰厚,但上涨压力传递给了下游环节的电池片和组件企业,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生存风险加大了。

  祁海珅说:“随着硅料企业的扩产项目在2022年逐步释放产能,供需紧张有望得到缓解,让市场炒作情绪得到抑制。从长远来看,降低成本、提高发电效率是光伏行业永远不变的追求,这样才能把光伏发电‘廉价能源’的属性发挥出来,才能获得更多的新能源市场占比空间。”

  创新能力支撑光伏未来估值

  国联证券电新首席分析师贺朝晖认为,即便硅料价格下降,大部分企业仍能获得较高利润,而硅片企业竞争将更为激烈,只有布局大尺寸硅片的企业或可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2022年整个光伏产业链最看好电池片环节的盈利修复,预测企业毛利率由目前几乎亏损的状态上升到10%以上。

  贺朝晖表示,近期光伏板块调整主因是市场担心新能源发展会降速。《行动计划》对智能光伏在工业、交通等八大领域的应用做出部署,将进一步拉动需求,未来一两年相关公司业绩的确定性非常高,会不断消化高估值。

  在《行动计划》中,重点提及光伏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将发展智能光伏工业、智能光伏交通、智能光伏建筑、智能光伏农业、智能光伏乡村、智能光伏电站、智能光伏通信、智能光伏创新应用。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对记者表示,在光伏产业链上,与硅片、新型电池等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相比,硅料端的技术创新空间有限,原材料端企业主要依靠涨价释放超额利润。持续的创新和拥有相关专利,会直接关系到光伏上市公司未来的潜在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张翠霞说:“随着光伏与5G通信、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加速融合,光伏建筑一体化、新型发电建筑、光伏农牧渔业、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与电力供应、城市级智慧能源等应用场景都会随之而来,智能光伏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光伏板块的估值支撑,会逐步从原材料涨价和政策刺激,向科技含金量转变。”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