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西安两医院停业整顿3个月 如何做好医疗服务是医院的核心

  1月4日晚,陕西西安一名网友发帖称,1月1日,其怀孕8个月的亲戚肚子疼,在被送往西安高新医院后由于核酸问题无法入院,在门口等待2个小时,等待期间大出血,该孕妇8个月的婴儿流产。

  1月13日,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西安高新医院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处理情况的通告:西安高新医院、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停业整顿3个月。

  受此消息影响,这两家医院的运营方国际医学(000516)直接被砸至跌停板,事实上,从1月5日开始,国际医学股价便开始一路下跌,截止今日收8.37人民币。

  通告称,本轮疫情发生后,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未能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落实到医疗救治工作中,责任意识淡薄,未能履行救死扶伤职责,未落实首诊负责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导致延误急危患者抢救和诊治,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恶劣。

  经研究,对西安高新医院处理意见:1。停业整顿3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重新开诊;2。给予警告;3。责成西安高新医院追究医院负责人责任,总经理停职,免去门诊部主任、产科主任、医务部副主任职务;4。全市通报批评,约谈该院主要负责人,并责成该院做好患者及家属安抚工作。

  对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处理意见:1。停业整顿3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重新开诊;2。给予警告;3。责成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追究医院负责人责任,免去医院法人代表、董事长职务,主管副院长停职,门诊部护士长停职;4。全市通报批评,约谈该院主要负责人,并责成该院做好家属安抚工作。

  西安市卫健委表示,两所医院停业时间从即日起,期满整改合格后重新开诊。为了做好辖区广大市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服务,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高新区两所医院停诊期间保障群众正常就医工作方案》,采取系列措施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据国际医学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要运营以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为主的医疗服务机构,正在运营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国际医学商洛医院等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同时正按三甲标准建设西安国际医学康复医院。

  其中,西安高新医院自1998年筹建,2002年正式开诊,2009年西安高新医院获批成为中国第一家社会办医三级甲等医院。半年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医院门急诊和住院人数再创历史新高。门急诊总量突破65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70.75%,住院人数突破2.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5.08%,手术量突破6700例,较去年同期增长53.90%。各项重要医疗质量指标全部达标。

  2021年上半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各项业务快速发展,门急诊总量突破3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52.13%;住院人数突破2.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44.55%;手术量突破1万例,较去年同期增长176.28%。

  不过,从净利润来看,西安高新医院则面临下滑的压力。2017年-2019年,西安高新医院分别实现净利润0.87亿元、1.05亿元、1.17亿元,连续三年逐年增长,2020年全年净利润下滑至0.61亿元。到了2021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医院实现营收5.38亿元,净利润0.42亿元。

  在2021年半年报里,国际医学披露的三家医院净利润情况中,仅有西安高新医院一家实现盈利,同期国际医学整体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0亿元。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