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19家鲁股家家报喜 年报季迎“开门红”

  新年伊始,19家鲁股率先发布业绩预报,家家报喜,为鲁股年报季开了个好头。其中,歌尔股份以45.28亿元的预计最高净利润夺魁,新能源产业链公司石大胜华以381.15%的预计最高净利润涨幅独占鳌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盘点发现,在这19家企业中7家属于化工行业。不光是鲁股,A股市场上已披露业绩预报的多家“预增王”,大多数也来自化工及新能源汽车锂电行业。

  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何能在2021年集体迎来业绩“爆发”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都亚男

  19家鲁股率先

  披露业绩“喜报”

  临近春节,已有多家山东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年报业绩预告,这也预示着2021年报行情正式开启。

  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统计,截至1月13日,山东省内共计有18家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1家上市公司——青岛银行发布年度业绩快报。值得一提的是,首批披露业绩的这19家鲁股在2021年都打了一场“漂亮仗”,均表示公司2021年年度净利润预增或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热门概念股”歌尔股份是19家鲁股中最早发布业绩预报的,也是净利润或预计净利润最高的。早在2021年10月27日,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2021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4亿元—45.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59%,基本收益为1.28元/股—1.36元/股。

  对于业绩上涨的原因,歌尔股份表示,相比2020年同期,主要是因为公司VR虚拟现实、智能可穿戴和智能无线耳机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除了歌尔股份,2021年年度净利润预计过10亿元的鲁股,还有南山铝业、石大胜华、联泓新科、青岛银行4家企业,南山铝业、石大胜华、联泓新科分别预计净利润最高为35.15亿元、12.50亿元、11.40亿元,分别预计最高涨幅为71.55%、381.15%、77.96%,青岛银行净利润为29.23亿元,同比增长22.08%。

  新能源产业链公司石大胜华为这19家中涨幅最大的鲁股,预计比上年同期增加350.36%—381.15%。受益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石大胜华1月7日公告称,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12.5亿元,将同比增加350.36%—381.15%。

  石大胜华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带动上游电池材料需求快速增加,碳酸酯系列产品销量和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增加,盈利水平同比有较大增长。

  目前公布业绩预报的19家鲁股虽然均报喜,但细究来看,其中一家鲁股金城医药,如若不考虑商誉减值影响,实际上2021年业绩相较于同期下滑至少三成。

  金城医药预计2021年1月-12月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亿—1.7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8.64%—134.78%。

  据公告,金城医药上年业绩受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影响导致亏损,在本报告期内不考虑商誉减值影响同比下降32.78%—44.64%,主要因公司医药中间体板块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受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外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下降,导致利润减少,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在2,500万元—3,500万元之间。

  锂电产业链或将

  迎来黄金十年

  从行业来看,17家归属于制造业,1家归属于金融业,1家归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细分领域来看,这17家制造业中的鲁股多数为化工企业,鲁北化工、润丰股份、联泓新科、石大胜华等7家企业均为化工企业。

  不光是鲁股,A股市场上已披露业绩预报的百余家“预增王”,大多数也来自化工及新能源汽车锂电行业。

  来自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何能在2021年集体迎来业绩“爆发”呢?这其中的原因,我们或可从前述多家化工企业的业绩预报公告中窥得一二。

  鲁北化工公告称,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同比增加117%,业绩预增主要系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增长致使收入大幅增长。

  润丰股份公告称,2021年1月至12月,全球新冠疫情引发的粮食安全担忧助推了全球大宗农产品的需求强劲,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带来种植者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业投入品的投入,全球作物保护产品的需求整体趋旺,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价格均有所上涨,全年业绩实现同比增长。

  联泓新科公告称,公司2021年年度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主要产品价格涨幅大于原材料价格涨幅,毛利水平同比有较大提升。

  从上述公告可以看出,伴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转,国际新增产能有限,部分化工行业公司的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市场景气度上升,业绩也因此大幅上升。

  对此,中泰证券近日发布研报也指出,2021年受碳中和叠加全球能源价格上行影响,化工品价格上行导致行业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SW化工指数(不含中国石化)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398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净利润总额5517亿元,同比增长147.2%。

  展望2022年,太平洋证券表示,2021年以来随着大宗化学品价格大幅上涨,化工产业链上游受益,中下游成本压力较大,预计2022年上游大宗化学品价格中枢有望回落,产业链下游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在政策利好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走高,带动上游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不断增长,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有望达300GWh。在汽车电动化的带领下,锂电上游产品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初至今产业链部分供给受限材料(例如,电池级PVDF、电解液添加剂VCFEC等)价格进入快速上行周期;全球电动化浪潮为大势所趋,锂电产业链有望迎来黄金十年。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