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下一阶段流动性和货币政策推演:降息之后 可能还有降准

  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我们测算,为满足存款增长需要,2022 年银行准备金账户需净增加1.5 万亿元,纯靠MLF 投放并不现实,需降准至少一次。考虑到财政靠前发力,一季度降准的可能性最大。当前贷款需求偏弱,但主要系来自房贷拖累,降息有助于提振贷款需求,若房贷问题再能得到解决,继续降息的必要性并不强。此外,连续降息还面临银行利差偏低和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制约。

  银行间流动性宽松能持续多久?2021 年总体上超储率并不高,但是同业存单利率已连续数月低于MLF 利率,反映银行间流动性稳中偏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三处活水源源不断注入流动性——外汇占款、外汇存款和非银存款。2022 年上半年,这三处活水仍有望延续,下半年可能趋于减少,银行间流动性将更加依赖央行投放。

  广义流动性即将触底回升,有望持续改善。社融是反映广义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但还要考虑价格水平对社融的稀释作用,因此,我们将(社融增速-平减指数)定义为广义流动性指数。2021 年四季度广义流动性到达阶段性底部,进入2022 年后,在社融增速回升和平减指数前高后低的环境中,广义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

  股市迎来配置期,债市短期仍可为。广义流动性和狭义流动性表现不一,将对资产配置带来不同影响。广义流动性持续改善,对权益类资产构成利好,股市迎来较好配置机会。而狭义流动性活水前多后少,债市机会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风险因素:疫情再度恶化,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等。

(文章来源:信达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