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RCEP遇到CIIE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进博会参展商可利用RCEP相关条款调整产业布局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2022年也是进博会(CIIE)举办五周年,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充分发挥“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型平台作用,助力世界各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当RCEP遇上CIIE,将会擦出怎样的红利火花?进博会在助推RCEP生效实施方面将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RCEP成员国企业如何借助进博会平台实现更大发展?1月19日,2022年进博会新年交流会暨第五届签约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政产学研嘉宾围绕研讨RCEP实施和进博会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

  与会嘉宾表示,RCEP的生效实施向全世界发出支持自由贸易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强烈信号,为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劲动力。进博会参展企业可充分利用协定中的关税优惠、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及自然人移动等方面的规定,扩大参展和进口规模,调整优化区域内产业布局。

  RCEP生效和CIIE将带来双重积极效应

  “RCEP生效的第一时间,金光集团APP(中国)旗下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获得由广西钦州海关签发的该市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金光集团APP(中国)副总裁翟京丽透露,这意味着公司一些产品的跨境贸易将享受政策红利。

  在翟京丽看来,RCEP的生效为企业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等方面的布局都提供了灵活性,RCEP区域内,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都是初级原材料的重要产地,中国是高端产业下游组装基地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生产基地,东盟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下游的组装地。随着RCEP的生效,特别是原产地规则的导入,区域内的规划体系会进一步融合,为企业布局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很好的可能性和实施性。

  “对金光这样的跨国企业来说,RCEP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健康成长,而且更进一步释放了区域的贸易潜力,不断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翟京丽表示,“在全球布局产业链的时候,我们充分考虑到如何把东盟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以及跟中国制造如何互补、如何促进。”

  翟京丽期待,企业可以通过进博会平台推出更多元、更具有竞争力产品和服务。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表示,RCEP生效和CIIE举办相得益彰,将带来双重积极效应。一方面,RCEP成员国是进博会的重要参展国,第四届进口博览会吸引了900多家RCEP成员国企业参展,展览面积约10万平方米,企业家数和面积占比均超过1/4。成员国各方在贸易便利化、电子商务、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作出高水平开放承诺,通过区域合作和扩大开放创造新机遇,将为CIIE越办越好插上翅膀。

  另一方面,CIIE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示范窗口,将持续助力RCEP高质量落地,也是RCEP实施的试金石。

  当天,31家企业集体签约第五届进博会,签约展览面积近一万平方米,3家企业签约成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会员。

  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或出现六大东移趋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RCEP和CIIE联手下一步对促进东亚、东南亚的区域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RCEP对产业链供应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握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重大机遇。”张燕生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有可能会出现全球需求东移、全球供给东移、全球创新东移、全球服务东移、全球资本东移、全球金融和货币合作东移的新趋势,被称为“六大东移”趋势。

  安永大中华区区域经济咨询服务合伙人周亮表示,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刻变化,在价值链变化的过程中,尽管“价值链向东转移”的结论为时尚早,“但目前来看,中国至少不是输家。”

  一方面,外资500强、创新企业正在依托中国庞大的消费者市场乃至亚太庞大的消费市场,我国人力资源红利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能够让其产业继续留在中国,且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业务和新模式;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正伴随着RCEP、“一带一路”倡议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多元化、区域化布局。

  “CIIE本身是作为链接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国家级重要的平台,当当RCEP+CIIE,我相信在未来CIIE会成为链接整个亚太地区与全球的平台。”周亮说。

  周亮预测,在这样一个平台下,企业会呈现三种应对:一是RCEP区域国家会加大在进博会的参展力度,当企业知道90%商品的关税会在十年内降到0,会把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在中国进行尝试和应用。

  二是进博会参展商在从展商变成投资商的过程中,产业链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和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需要贴近原材料生产端的企业,会把产业布局向东亚、东南亚进行转移。另一方面,中国由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供应,会成为这些企业布局研发品牌的重要因素。

  三是RCEP对于服务贸易和跨境自然人的移动都有更为开放的规定,包括安永在内的专业服务业、设计、教育培训等行业,一定会更依托上海人才优势,倾斜更多力量在中国进行布局,服务业也有很大的机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