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定西:聚焦乡村振兴强化过渡期专项监督

  (上接第一版)

  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已核实整改政策落实不精准等问题1367个,追缴违规发放资金359万余元,在开展“三资”提级监督的36个试点村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38个,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8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7人。

  创新突破提升监督质效

  老百姓各项日常事务应该谁来办?怎么办?过渡期群众应得的“政策奶酪”有没有发到群众手中?帮扶政策有没有持续稳定落实?这些事办不好谁来监督?怎么监督?

  为了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2020年,市纪委监委便着手谋划将“大数据”思维运用于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热点事、痛点事、难点事,以加强改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管为重点,创新科技赋能,把监督触角精准嵌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拨付使用环节,让智慧监督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临洮县纪委监委依托微信平台,紧盯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处、关键人、关键时、关键事、大多数、极少数”,建立起“权力、对象、任务、方法、问题、整改”6张清单,在全市先行先试建成了临洮县“码上监督”智能平台小程序,实现了对基层小微权力全要素规范、全流程管理、全方位监督。

  本着亲民、简便、适用的设计理念,“码上监督”围绕群众关心的政策谁来办、怎么办、谁监督、办结时间、需提供什么资料等方面为全县323个行政村和12个社区梳理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了村级各项权力事项的办理条件、操作流程和公开公示要求等。

  “以前只要事办不成,群众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干部,认为是干部从中作梗。而现在,他们只要用手机微信扫扫二维码,进入到‘码上监督——我的事怎么办’板块,对照公示的流程图,能不能办,该怎么办,一目了然。”临洮县太石镇后地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学昌指着村部院墙外的二维码向笔者热情地介绍临洮县“码上监督”的用法和好处。

  不仅如此,群众还可以在“码上监督”小程序上为干部进行满意度评分,后台会对群众评价长期积累,进行数据分析,精准画像。

  “满意度较低的是‘黄线干部’,满意度低又收到群众举报的是‘红线干部’。”临洮县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表示,“对这两类干部,平台将定期智能向具有相应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织‘一把手’推送,要求他们对其进行提醒或约谈,督促干部作风不断好转。”

  通过近两年的迭代更新,临洮县“码上监督”平台已实现了县直单位、乡镇、村级权力的全覆盖、法定化、清单化、流程化、可视化和信息化运行,初步形成了群众“看图办事”、村干部“按图履职”、村监会主任和廉政义务监督员、广大群众“依图监督”的新模式,为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构建了“交通法则”。

  临洮县“码上监督”只是定西市探索加强农村小微权力监督的一个缩影。去年,陇西县基层公权力运行大数据监督平台稳定运行,岷县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渭源智慧监督”平台相继上线运行,定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探索推进“大数据+纪检监察”监督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把握区域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大大提高了监督执纪的效率和质量,切实打通了乡村振兴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文章来源:定西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