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东莞松山湖: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 打造湾区“双创”新名片

  近年来,东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持续推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作为东莞核心创新引擎,松山湖于2020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全球化方向),先后出台了“育生态、强创新、促创业、搭平台、优环境”等系列政策,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营造全链条双创生态,打造湾区“双创”新名片。

  聚焦科技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作为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之一,东莞松山湖全速发动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持续壮大发展新动能。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相继集聚,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十大重大技术进展”。每年园区举办华为开发者大会系列活动,作为全球三大手机系统之一的华为鸿蒙系统在松山湖研发成功,并向全球发布。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加快筹建。时至今日已集聚超过500家国家高企、30家新型研发机构、14家国家级孵化器,超过50名院士、27个省创新科研团队、3万名高层次人才参与松山湖建设。

  围绕先进制造,新兴产业更加集聚。东莞松山湖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把创新落实到产业上,着力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松山湖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近90%,上市企业及上市后备企业近50家,生物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企业超1500家。其中,在全球智能终端产业竞争中,松山湖同样占据重要位置。2005年,华为首次投资落地东莞,目前已先后投资建设华为机器、华为大学、华为终端等项目,华为终端、生益科技、华贝电子等龙头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789.22亿元。在此带动下,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先进产业集群。

  优化全链条生态,双创环境更加优越。东莞松山湖不断完善服务扶持体系,打出一系列科技支持、营商环境、人才政策、金融服务等组合拳,为广大市场主体搭建起广阔舞台。发布“1+N”科技政策体系,每年超2000万元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单个项目最高资助5000万元。出台“1+N”系列人才政策,引进国家级科学家68位,博士学历以上的高层次人才3000余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近170家,出台多项信贷支持政策;参与设立100亿元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设立10亿元天使投资专项子基金。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化,实现企业开办业务“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照通行”,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30天,较国家提出的改革目标缩短75%。

  发挥湾区优势,支撑平台更加健全。东莞松山湖发挥临近港澳区位优势,着力布局示范基地、科创社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空间载体。目前,已规划397亩用地投入27亿元打造创新创业“三大平台”,累计已汇聚海外人才超3000人。其中,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已入驻500余家科技企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进驻89家港澳企业;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作为国台办首批授牌的13个示范点之一,已引入212个台湾青创项目;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香港科技园联合举办的“iDM2硬件开发加速计划”获得科技部、工信部认可,获评莞港深度融合最佳范例。此外,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孵化大疆创新、固高科技等60余家科创企业;粤港澳院士峰会已累计邀请超过220名院士专家参与,超50家优质科技企业成功与院士团队进行合作对接。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