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工信部: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推动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8500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等介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文字实录如下:

  记者:请问工信部在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在建立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长效机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采取什么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谢谢你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2018年11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开展清欠专项行动,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推动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过8500亿元,台账内无分歧欠款基本实现应清尽清。去年以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困难。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落实力度,推动各有关主体严格落实条例规定,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宣传解读。多渠道加强条例宣传,提高条例知晓度。组织专题培训和专家解读,会同司法部组织编写并出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释义》,帮助中小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知法守法用法,准确理解条例要求。

  二是加强投诉处理。印发《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处理暂行办法》,部省两级均已建立受理中小企业拖欠投诉渠道。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累计受理投诉事项近1.8万笔。加强工作调度,及时转交有关部门或地方核实处理,跟踪进展情况,加强情况通报,推动一大批拖欠得到有效化解。

  三是加强督查检查。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均将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情况作为重点督查事项报。赴多省份开展实地督导,加强工作督促,推动问题整改。将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工作情况纳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以评促改,引导各地健全防范拖欠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力度。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办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绿色通道”,以快立、快审、快执机制确保中小企业账款及时回笼;国资委印发通知、召开会议对中央企业健全防范拖欠长效机制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压实地方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督促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领域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做到台账内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分歧欠款要加大协调力度,推动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地选配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排查、推动化解等工作。对工作进度缓慢的地方和部门进行约谈和挂牌督办。

  二是健全长效机制。推动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强与《政府投资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协同,细化完善配套举措,形成治理合力。推动加强对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信息的披露监管,加强源头治理,不断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监督和约束惩戒。依法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行为监督问责;对不履行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支付义务,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对恶意拖欠典型案例予以曝光。

  四是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组织各地加强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解读和培训,加强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增强中小企业防范风险和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发挥司法执行在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