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英国能源价格上限上调 将让400万个家庭雪上加霜

  英国能源价格上限上调

  将让400万个家庭雪上加霜

  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欧洲天然供应紧张,进一步推动电价暴涨,欧洲许多民众面临天价能源账单,而英国将于4月上调能源价格上限,此举将让400万个英国家庭陷入“能源困境”。

  每天晚上,塞尔玛·斯伯丁(Thelma Spalding)都会在家里转来转去,检查还有哪样家用电器没有关掉。

  对于这位54岁、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走路的退休妇女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听从了能源公司的建议,正拼命降低能源费用。

  塞尔玛曾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一位工作人员,但1年前,她遭遇工伤,不得不提前退休。从那时起,她每月的煤气费和电费从44英镑猛增至99英镑,这意味着她只能为一个房间供暖。不幸的是,她的手臂被为房子提供一点暖意的壁炉烧伤,最终她不得不依靠食物银行(Bood Bank,英国为穷人提供食物的慈善机构)来维持生计。

  “我基本上只在一个房间活动,家里只有我和我的狗,为什么我的电费和煤气费还这么高?在家里睡觉跟睡外面一样冷。”塞尔玛说,“我成天都坐在那里担心如何支付这些高昂的费用。所有东西都在涨价,但我的收入还是那么多。每天晚上我都睡不着,想着我还能从哪里省点钱。”

  塞尔玛住在英国西米德兰兹郡的温斯伯里,这里将是受能源价格上限上调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英国的能源价格上限政策设定了能源公司可以向客户收取的能源费用的最高限额。英国将于4月上调能源价格上限。由于全球电力批发价格大幅上涨,预计能源价格上限也将大幅上调。智库“解决基金会”的分析表明,如果上调超过50%的价格上限,每个家庭的年均能源支出将增加超过700英镑,至2000英镑。

  该智库认为这将让英国400万个家庭陷入“能源困境”,他们将被迫将超过10%的家庭预算用于能源支出方面。这意味着英国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家庭都将如此,尤其是在英格兰东北部和米德兰地区,多达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将面临这一困境。

  33岁的詹姆斯·哈宾(James Harpin)被告知,他今年的能源支出可能会达到400英镑,而2021年这一数字为250英镑。他考虑过换一个能源公司,但没有能源公司给出更低的报价。当他的女儿每周过来和他住的那3个晚上,他会把家里的家用电器都打开,当她离开后,他就会把它们都关掉。

  “我非常清楚这些家电要花多少电费。我很节约,我不开暖气,多穿几层衣服或者裹上毯子来保暖。我很高兴自己还能采取这些方式节约电费,但我想让我的女儿保持温暖。直到今年,我才发现自己落入了这样一种境地——我要再三思考该不该打开洗衣机或者暖气,但现在我只能这样做。”

  同样住在附近的51岁的罗伯特·罗亚尔(Robert Royal)说,2021年圣诞节前他意外地失业了,从那以后他开始对自己的能源支出小心谨慎。他不得不将其紧急通用信贷的大部分用于支付电费,最终只剩下60英镑的额度。他估计,过去3个月,他在这间公寓的能源支出几乎翻了一番,这意味着他的钱大部分都用在了电费上,迫使他也不得不向食物银行寻求帮助。

  他觉得他的蓄电式加热器像老化了一样耗电,他不停地查看他的智能电表,担心自己的电费一路飙升。

  “由于突然失业,电费是我最大的担忧。我不想在凌晨4点醒来,发现计价器上的紧急信贷已经用完了。”罗伯特说。

  塞尔玛、詹姆斯和罗伯特都住在英格兰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桑德韦尔区。2019年,这里有五分之一的家庭生活在“能源贫困”中。

  在该地区经营着一个能源项目的慈善机构“公民建议”(Citizens Advice)表示,25%的当地客户都处于这种困境中,而2021年这一占比还只有10%。一些人甚至认为,能源公司错把别人的能源账单寄给了他们,因为他们的能源费用增加得太多了。

  该慈善机构的首席执行官克莱尔·莫里亚蒂(Claire Moriarty)说:“我们的一线顾问已经在为面临巨大困境的家庭提供支持,这些家庭的父母为了养活孩子和患有慢性病的人节衣缩食。为了节约暖气费,他们都挤在一个房间里。4月以后,家庭能源费用将进一步大幅上涨,情况将变得越来越糟糕,人们需要马上得到帮助。”

  该慈善机构还表示,通过福利系统一次性补贴是帮助低收入家庭应对4月能源价格上限上调的最佳方式。该机构还呼吁英国政府延长家庭贴息计划,让居民享受一定的福利或让低收入家庭每年得到140英镑的能源费用减免。

  英国商务部的一位发言人说:“能源价格上限目前使英国数百万消费者免受全球高油气价的影响。这一价格上限是由GEM的独立监管机构而不是政府制定的。我们认识到人们正面临生活成本方面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在采取价值超过42亿英镑的补贴行动,包括家庭贴息计划和冬季能源补贴。”

(文章来源:中国煤炭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