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追高逐新 剑指千亿级产业园区

  刚刚过去的2021年,高新区在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汇聚发展新动能、增进民生新福祉、开创党建新局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区上下用辛勤的汗水灌溉了开启“二次创业”增长极发展之花,实现“十四五”历史性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18亿元,增长8.8%。

  数据折射出来之不易的2021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答卷。回望极不平凡的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迎着困难搏击,高新区如何交出“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的亮丽“成绩单”?

  成绩源于真抓实干,源自奋勇争先。

  1月12日,位于绵阳高新区的中国重汽绵阳卡车生产基地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着操作设备,一辆辆卡车从生产线上驶下。2021年中国重汽绵阳卡车生产基地整车生产突破2万辆,增长65.8%。

  另一边,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也传来好消息,该公司2021年产值超150亿元,增长200%。

  快速跨越两万辆,增长200%,这样的“整数关口”,是绵阳高新区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的缩影。绵阳高新区入围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名单,位列第94位,比上年上升5位。

  成绩源于抓手。

  去年来,高新区坚持做强企业、做优产业,紧紧围绕“3+4”先进制造业和“5+1”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14个市级重点企业和6个区级重点企业专班作用,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切实做好土地、资金、水电气等要素保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壮大企业主体、夯实产业发展支撑。

  2021年,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6%,居全市第2位。两新产业企业实现产值701.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7.1%,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户。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爆点。

  2021年,高新区坚持招大引强、开放合作,实现了垒土夯基、影响深远的蓄势发展。

  绵阳高新区新型显示创新产业集群被国家科技部批准纳入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是四川省仅入围的两大产业集群之一。

  2021年9月6日,总投资共100亿元的杉金光电绵阳偏光片项目和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项目同一天开工,瞄准的都是高新区产业链实力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芯—屏—智—物—网”一体化的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全链条聚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还需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去年以来,高新区全力做好精准化、专业化、高端化招商,坚持强链补链延链,先后成功签约引进了投资70亿元的惠科半导体项目、其中5亿元及以上项目14个,30亿元及以上项目7个,创历史新高。

  最值得瞩目的是,投资106亿元的理想汽车增程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是全市2021年唯一签约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高新区从硬件要素保障着手,打造高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等现代园区作为招商引资落地的重要载体。

  去年12月22日,高发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交付用于京东方OLED先进模组项目厂房。项目二期正在加紧建设中,还将引进50-60家京东方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和优质中小企业,计划2023年2月建成并交付使用。

  2021年,高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01亿元。

  近日,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新园区建设现场忙碌不已,因原有厂房已难以满足生产所需,该公司启动了新园区建设,预计建成后产值可达15亿元。该公司聚焦微型马达领域,企业发展不断提速,特别是近年来搭乘绵阳工业发展的浪潮,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

  再往前几个月,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包括安和精密在内的6户高新区企业登榜。

  在高新区另一“小巨人”企业绵阳正能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流水线上的各类部件规范组装成充电桩整机,经过严格的测试后,等待发往全国各地。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主要配套商之一,正能公司2016年落户绵阳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二批四川省“瞪羚企业”。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正能公司计划进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在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和产能的同时,追赶2025年后生产方式更绿色低碳、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的行业新动向。

  回顾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区的成长过程,既有企业的潜心深耕的因素,也离不开该区对创新驱动的坚定践行。

  由此可见,成绩还来源于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中央、省、绵阳市相继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决策部署,高新区找准定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让创新成为发展最硬核的实力,让开放成为发展最澎湃的动能。

  2021年,高新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和科技中小企业倍增计划。组织46家企业申报高企认定,居全市第一位;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18家,居全市第一位。

  连续六年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技术融合专题赛,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3.4%。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8.8%,连续5年蝉联全市第1位、全国前列。

  2021年,绵阳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值23.47亿元、同比增长250.8%。绵阳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4.53亿元,增长88.75%。

  奋斗者的脚步从不停歇,实干者的心态喜欢归零。

  立足时代新风口,发力2022年,绵阳高新区已蓄势待发。

  1月7日,高新区党工委招考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全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坚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努力争当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新标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百舸争流,破浪者才能远航,千帆竞发,奋斗者才能开拓。

  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为此,高新区已定下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施工图”和“任务书”,在勇于探索实践中蹚出“新航道”,在不懈改革创新中催生“活思想”。

  ——必须牢牢把握项目投资这个关键,着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突出投资重点,做强投资主体,狠抓项目工作,做好要素保障,力争形成更多有效投资额和实物工作量。

  ——必须紧紧抓住企业培育这个根本,着力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要壮大企业能级,优化企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改革,建设企业家队伍。

  ——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条出路,着力以改革盘活存量、以开放引进增量,着力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走“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相结合的道路。

  ——必须紧密围绕创新驱动这个核心,着力推动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大力鼓励社会创新,坚持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双轮驱动”。

  ——必须加快夯实城市建设这个基础,着力推动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着力提升城市功能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品位。

  ——必须时刻突出营商环境这个重点,着力推动构建一流的、简明有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必须抓紧弥补对上争取这个短板,着力推动政策项目资金要素加速聚集,要认真研判分析各行业、各领域政策,精心包装项目,主动对接汇报,补足短板。

  ——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成果共享这个出发点,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民生同频共振,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升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质量民生供给。

  新的一年,蕴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吹响新的号角。高新区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攻坚破难、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担当作为,为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努力争当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新标杆而努力奋斗。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