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毕马威中国携手先锋领航投顾发布《中国基金投顾蓝皮书2022》

  自2019年10月首批公募基金买方投顾业务试点正式落地以来,多家获得试点资质的机构开始业务探索。基金投顾业务对促进公募基金行业良性发展,以及财富管理行业的转型意义重大。包括基金、券商、银行及第三方机构正大展拳脚,力争在基金投顾这一新兴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近日毕马威中国参加“2022中国基金投顾峰会”,携手先锋领航投顾发布《中国基金投顾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报告》)。先锋领航投顾由蚂蚁集团与全球知名的资产管理机构Vanguard(先锋领航集团)共同成立,也是中国首批由证监会批准成立的独立基金投资顾问机构。《报告》深入研究用户对于基金投顾服务的认知、体验及需求,通过研判中国基金投顾业务发展趋势,力求客观、准确地总结发展中国特色基金投顾服务的关键任务。

  《报告》指出中国基金投顾客户具备五大关键特征:一是人口特征方面,具有“千禧一代”“高知白领”“中高收入”三大标签;二是投资能力方面,投资经验丰富,投资偏好多元,但投资理念尚不成熟,长期投资占比少;三是投顾心智方面,对基金投顾认知较浅,有“顾”的初衷,使用时重“投”轻“顾”,偏重短期收益;四是投顾需求方面,有长期理财规划需求,但付诸行动较少,结合短期收益导向的投资行为,存在“知行不合一”的现象;五是投顾评价方面,渴望自身需求被理解,以及投顾服务与投资偏好的匹配,对当前基金投顾满意度有待提高。

  《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基金投顾市场当下面临五大痛点,包括:重“买”轻“卖”、缺乏长钱账户的投资行为,导致用户赚不到“价差”;目前“卖方投顾”正在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变,“买方投顾”模式尚未普及;缺乏基于“客户全生命周期人生目标”的长期财富规划服务;被动型底层资产不足;“重投轻顾”的现象普遍,智能投顾发挥的空间有待提升。

  毕马威中国证券及基金业主管合伙人王国蓓表示,中国市场相较国外成熟市场,有其自身的差异和特色,未来中国基金投顾行业的发展不能一味照搬海外模式,而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基金投顾行业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持续向客户普及科学的投资理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投资心态,与投资者一同成长。

  毕马威中国证券及基金业合伙人黄小熠指出,未来中国特色的基金投顾,服务内容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目标规划、需求分析,即基于客户所处的生命周期和人生阶段,对投资需求进行分解,规划合理的投资目标,帮助投资者实现不同人生阶段的个性化目标;二是合理分配资金,全市场优选资产,即基于客户的财富目标和规划,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资产分配和产品遴选,包括配置、调仓和再平衡;三是适时适度的陪伴及行为引导,即提供碎片化、透明化等陪伴式专业服务,以及情绪辅导等服务,对冲动、短视的行为进行纠偏,引导客户树立科学的长期投资理念。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战略咨询服务总监杜剑敏分享了未来中国基金投顾市场发展的七大趋势研判:一是基金投顾监管趋严,未来规范文件将陆续出台;二是基金投顾市场广阔,在需求旺盛、智能投顾普及等因素下,未来业务规模将迎高速增长;三是投顾机构百花齐放,各类型机构形成各自服务特色,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四是买方投顾加速转型,客户生命周期和人生目标的财富规划服务进一步普及,买方投顾模式转型加速;五是被动投资规模占比持续提升,指数基金、ETF规模快速增长;六是用户投资理念更趋长期,长期投资理念向不同理财群体渗透,高复购率及好口碑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基金投顾机构肩负更多“用户投资行为指导”的作用;七是智能投顾“投”“顾”兼备,智能投顾功能逐渐完善,满足用户多维度财富规划需求。

  在峰会上,先锋领航投顾的相关专家与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黄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的相关领导,以及包括证券、基金以及其他第三方独立基金投顾机构在内的嘉宾一起,围绕中国基金投顾市场在客户、服务、创新、转型等话题,进行主题演讲,就“投顾机构生态”“不同类型的投顾机构如何共处”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