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齐达康:淬炼油气增压产业链隐形冠军

  “30台天然气增压机已发往印度了。”1月26日晚,灯火通明,机床轰鸣。位于武汉市新洲阳逻开发区工业园的齐达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片繁忙。

  “人停机器不歇,正冲刺赶制来自国内外的新年订单。”车间安装工人李钱已经熬了三个通宵,仍然不下“火线”。打了个盹,他又和其他工人一起抓紧时间安装过年前的最后一批产品。

  “把压力加到25兆帕试一试。”车间主管李浩一边盯着显示屏,一边指挥大家做好密封测试,确保增压系统万无一失。齐达康公司是石油天然气增压行业的“小巨人”,2018年被省经信厅授予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称号。

  “开门红,今年销售形势喜人,争取把这两年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董事长唐广洲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测和开发的利好政策,行业回暖势头明显。


  创业大赛孵化本土科技“小巨人”

  “公司诞生于一次创业大赛。”桌上的一张合影勾起了唐广洲的回忆。2006年,武汉市举办创业大赛,经过5轮PK淘汰,由唐广洲和7个小伙伴研发的液压活塞压缩机脱颖而出,摘得亚军。

  “这个成果市场前景广阔。”评委老师的一席话,点燃了大家酝酿已久的创业热情。

  “在奋斗的年纪绝不能选择安逸。”资金不够,草根团队成员用积蓄拼凑了50万元。没有宿舍,8个人挤在低矮的平房,吃住研发都在一起。3个月后,首款新产品问世。

  2007年,公司正式成立,取名齐达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意为“齐心协心奔小康”。他们生产的加压设备不断改进完善,全风冷立式天然气液压压缩机系列产品替代进口,获得了50多项国家专利,荣获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公司牵头起草了全国汽车加气站用液压天然气压缩机行业标准。

  一时间,齐达康主营的产品进入全国20多个省(区)的加气站,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产品。


  进入产业链上游化解油气井开采痛点

  2015年开始,随着国际油价下跌、政策面的调整等影响,天然气行业受到不小的冲击,齐达康也受到影响。

  “怎样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产品单一,主要是给汽车加气用,一旦市场出现变化,或者饱和了,销量就到天花板了。“我们有那么多专利,有先进的液压技术,可否在新领域开拓一片新天地?”

  敏锐的唐广洲带领团队很快发现新商机——井口气回收。“全国有很多油气产量不高的井,用大型机器收集不划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用对机器,每年其实可以收集不少井口气。”

  很快,齐达康针对这个市场,生产出了井口气收集增压液压装置,并且获得市场认可。

  随后,齐达康又进军困扰油气开采领域多年的难题——掐灭“天灯”。

  所谓“天灯”,是指油气井为保证安全生产,把难以收集利用的伴生天然气点燃排放到空中,这些不分昼夜燃烧天然气的排气烟囱,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天灯”和“火炬”。

  天然气放空燃烧,不仅浪费资源,也污染环境。据测算,每盏“天灯”每天燃烧天然气的价值接近一辆中档轿车。

  针对痛点,齐达康科研团队反复攻关,研制出了压裂放喷气增压装置,将过去难以处理的伴生气与井下的废渣废液分离回收。接下长庆、青海、克拉玛依等油田的订单,成功打入油气上游领域。


  多点开花从卖产品向一体化供应商转型

  “走,带你去看看我们的新厂房。”唐广洲每天都要去不远处的新厂房走一走,脸上掩饰不住喜悦。

  占地40亩,投资7000多万元的齐达康新工厂宽敞气派,已基本竣工,正在安装生产设备,春节后投入使用。新工厂立足数字化、智能化整体设计,以“快精尖”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制造业没有捷径可走。”唐广洲说,公司每年都要储备至少两个以上的新技术种子产品,用科研力量不断开拓产业链上的新市场。

  “全国每年新增3000多口进入暮年期的油气井,如果用上高效能的增压设备,还能发掘巨大的剩余价值。”唐广洲说,齐达康与华科大、湖北工业大学等合作,利用新工艺,开发高硬度的液压气体回收装置,将余气“颗粒归仓”。目前,公司不断围绕油气井客户的需求开发一系列新产品,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

  “开发区管委会派出工作专班,把脉问诊,厂房竣工比预计提前3个月,成功完成了一系列公司不熟悉不擅长的手续审批。”唐广洲说,管委会牵线搭桥,引来武汉农商银行,解决了贷款燃眉之急,又投入百万元,为企业开通了一条公交专线。

  “我们不用再租厂房生产,把根深深扎进新洲这片沃土。”唐广洲介绍,公司已制定新的五年计划,深耕三大业务,从卖产品转型一体化生产与服务专家,力争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