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月29日

  新华财经北京1月29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综合施策推动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披质量

  招股说明书是注册制下股票发行阶段信息披露的主要载体,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法律文件。1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证监会指出,出台《指导意见》,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让招股说明书成为普通投资者愿意看、看得懂的信息披露文件,帮助中介机构减少重复劳动、归位尽责,是提升各方对注册制改革的获得感,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提供更加坚实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

  ·30年历史数据透视:A股二月容易“红”

  1月28日,A股以“И”(西里尔字母)型走势为2022年1月画上句号。虽然今年首月开局不顺,但从30年历史数据看,2月上证指数上涨的概率达70%,且当月平均涨幅为2.92%,在12个月份中排名第三。业内人士表示,在近期市场风险得到逐步释放后,2月将迎来业绩报告集中披露前的安全窗口期,叠加对于信贷投放时间的考虑,2月A股有望迎来反弹。有券商甚至认为,2月将是上半年行情最好的阶段。

  ·集采常态化沪浙皖将集中采购47种常备药

  日前,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长三角(沪浙皖)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将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恩替卡韦、奥氮平、利培酮等47个药品品种纳入集采。其中,大多为口服常释剂型,还有注射剂、片剂、颗粒剂型等。此次集采的药品全部为此前纳入过国家集采的品种。中邮证券首席研究官尚震宇表示,此次集采的药品主要集中在居民长期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很多药品都是常备药品。联盟集采可以纠偏过去医药行业存在的高昂回扣问题,大幅降低居民医药支出,属于民生方面制度性长期利好,引导医药公司更多体现和承担公共服务责任。

  ·苹果iPhone增长强劲国产安卓厂商欲破局高端市场

  1月28日,苹果公司发布2022财年第一财季(2021年四季度)财报。苹果第一财季营收为1239.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创下新高;净利润为346.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营收和利润两项财务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在iPhone 13系列助力下,来自于iPhone的营收为716.28亿美元,同比增长9%。国内安卓厂商正在布局高端手机市场,追赶苹果,苹果也将争夺中端手机市场。券商预计,苹果将于2022年春季发布“廉价版”5G手机iPhone SE,售价2500元起。随着苹果新机启动备货,供应链公司将受益。

  上海证券报

  ·假期休市不休假生活处处皆投资基金经理新春调研忙

  虽然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但不少公募基金已经开始为调整后的投资机会做准备。从传统的大消费到近期深度调整的医药,从去年表现吸睛的新能源车到近期热度急升的元宇宙,基金经理们步履不停地奔波在调研一线。春节假期也不会闲着,除了陪伴家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本着“休市不休假”的精神,草根调研随时“走起”。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基金经理,跟着他们的调研步伐,了解他们将如何过春节。据了解,有的基金经理打算在和亲朋好友聚会中体察新品消费趋势,有的计划在休闲娱乐时刻发现新技术脉络。

  ·“牛”转乾坤 203家公司去年扣非净利预计转正

  从巨亏到大赚,一批公司正“牛转乾坤”,并有望“虎虎生威”。据统计,截至2022年1月27日,共有203家公司预计2021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梳理发现,这203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纺织服装、电子及传媒等行业。其中,中国石油成为当之无愧的“扭亏王”,其预计2021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上限为1080亿元,而2020年这一数据为-119.91亿元。

  ·业绩预告最后一天:有人欢喜有人愁

  业绩预告来到最后揭晓时刻,有人压轴报喜,有人临阵预亏。1月28日晚间,一批重磅公司透底2021年全年成绩单。其中,中远海发、宝钢股份等“大块头”业绩再增厚;诺德股份、东芯股份等新产业公司乘风“翻筋斗”;华夏幸福、永辉超市等则表现不尽如人意,预亏较多。

  证券时报

  ·科技新图景扑面而来多地明确5G计划

  “启动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争创全国实验室”……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2022年各地科创投入的新图景。记者通过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发现,2022年,地方财政资金将进一步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已经披露的全社会研发经费强度增速目标普遍保持在10%以上。在拓展重大应用场景方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0个省区市提出了加大5G赋能行业应用推广力度的计划。分析认为,未来随着5G用户和应用的快速发展,5G新基建建设有望持续推进。

  ·北上资金本周净卖出261亿元逆势加仓银行股

  受全球证券市场剧烈震荡影响,北上资金避险情绪急剧上升,本周大幅减仓,其中周四净卖出逾146亿元,为历史第五大单日净卖出;周五再度净卖出125亿元,也闯进前十,为历史第八大单日净卖出。全周合计净卖出高达261亿元,为历史第五大周净卖出。银行股的低估值及稳健的业绩,成为北上资金的避风港,本周逆势获得逾11.38亿元的加仓,为唯一净买入超过10亿元的行业。而1月,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银行股高达192亿元,比其后化工、有色金属等5个行业净买入总和还多。公用事业、传媒、汽车、国防军工等少数几个行业本周也获得逆势加仓。

  ·CIS芯片企业盈利创新高积极卡位车载市场

  作为缺芯主要品类之一,CMOS图像传感器(CIS)企业迎来丰收期,韦尔股份、格科微等头部公司业绩普遍向好,2021年盈利有望创历史新高。同时,CIS系车载摄像头的核心硬件,将直接受益于智能驾驶在汽车领域的普及,也吸引了相关上市公司纷纷布局。

  证券日报

  ·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监管要求发布

  1月28日,证监会联合公安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次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和《关于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的通知》三份规范性文件内容梳理归并,整合形成《8号指引》,由证监会联合公安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发文。

  ·国家电力市场建设将加快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

  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一体化设计、联合运营,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联合运行,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游戏版号停发已半年裁员游戏公司不断扩围

  截至1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对游戏版号的审批已暂停半年。此前,业内根据2018年版号暂停时的情况,推测受版号影响最大的会是中小游戏公司。但随着版号暂停的时间越来越长,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也开始裁员。近日,市场流传出心动公司“裁员三分之一”传言。对此,心动公司的创始人黄一孟则在社交平台回应“裁员三分之一”不实,但公司确实有团队调整,是根据公司实际业务需求增减,并没有所谓一刀切的比例。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