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189家电子行业公司逾八成年报预喜 元宇宙与汽车智能化 谁能送东风?

  截至2022年1月28日,已有近200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逾八成公司业绩预喜,其中,四成公司净利润预增超100%;但另一方面,预计近四成公司第四季度业绩环比下滑。

  回顾2021年,“元宇宙”“汽车智能化”频频成为电子行业的热点词汇,半导体芯片、显示模组、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相关公司加速在上述赛道布局。2022年,这两条赛道又能为相关产业链公司带来哪些新的业务机会?

  业绩符合预期,半导体芯片表现亮眼

  数据显示,按申万行业划分,半导体、芯片、LED、面板、军工电子、分立器件等相关电子行业的公司共189家发布2021年业绩预报。其中,全年业绩预增、续盈、略增、扭亏公司达152家,占比80.42%;预减、略减、首亏、续亏公司为37家。

  77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0%,占比40.74%。其中,蓝黛科技、士兰微、国民技术、东芯股份和北京君正等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倍,其预计增长区间下限分别为3750.89%、2145%、1413.16%、1051.89%和1003.94%。

  1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均超10亿元,京东方A、TCL科技、韦尔股份、歌尔股份预计净利润下限分别为257亿元、100亿元、42.44亿和28亿元,且上述4家公司均创下其史上最佳业绩,甚至京东方A2021年净利润或超过前20年净利润之和。

  “2021年电子行业总体业绩表现较好有三个原因:一是进口替代的需要;二是国外疫情产能断断续续,我国疫情控制有序产能供给稳定;三是新能源产业链带动需求旺盛。”上海景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王胜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细分板块来看,因缺芯涨价曾一度成为市场宠儿的半导体、芯片公司业绩增速表现亮眼,有29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0%,成为电子行业的领头羊,其中增幅靠前的公司分别为国民技术、东芯股份、北京君正、晶丰明源、纳思达、晶晨股份、富满微。

  “电子行业2021年业绩实现疫后产业经济复苏下的高增长是符合预期的,其中半导体、面板、光学光电子等板块业绩表现较为突出。2020年,物联网、光伏装机、5G渗透、新能源汽车渗透等趋势显著上行,带动相关半导体等用量需求的同时段大规模爆发,为2021年业绩增长奠定重要基础;加之2020年疫情前后的相对低基数效应,该类公司在2021年整体业绩上涨幅度较大,符合预期。”万联证券TMT首席分析师夏清莹向记者表示。

  近五成公司四季度业绩或环比下滑

  虽然电子行业全年业绩表现不错,但据全年业绩预告推算,近五成公司第四季度业绩或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预计88家公司第四季度业绩环比下滑,占比46.56%,环比跌幅均在100%以上的公司共16家。此外,在上述77家业绩预增翻倍的公司中,预计第四季度环比业绩下滑的公司共39家,占比50.64%。

  以明微电子、富满微LED驱动芯片公司为例,两家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高达492.87%及367.81%以上,但其第四季度业绩却环比分别下滑80%以上。在业绩预告发布后,两家公司开盘均下跌15%以上,盘中一度逼近跌停。

  与此相似的情况,同样还包括京东方A、三利谱、龙腾光电等主营面板业务的公司,其全年净利润增幅达两倍以上,但第四季度业绩却有所下滑,在业绩发布后股价下跌。

  “2021年上半年,因为缺芯导致明微电子、富满微的产品价格暴涨,但随着下半年上游供给端增长,下游需求端减缓,LED驱动价格端下行,叠加因素构成了此类公司第四季度业绩下滑的情形。未来LED相关行业仍存在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的风险。”翼虎投资半导体研究员周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关于面板行业四季度业绩及近期行情下滑的原因,在业内看来同样是供需关系放宽所致。“2022年全球面板产能将显著增长,LCD产能预计增长10%;作为面板下游主力军的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产业,需求端并未能放量突破。以国内液晶面板公司的产能来看,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面板行业下行周期至少持续到今年二季度。”周佳如是说。

  元宇宙和汽车智能化谁能送春风

  部分电子行业公司在元宇宙、汽车智能化领域持续加码。

  作为元宇宙热门股、VR/AR设备的龙头歌尔股份公告称,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源于公司VR虚拟现实、智能可穿戴和智能无线耳机等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规模2020-2024五年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45%,AR增速约66%,2024年二者市场规模预计均达到2400亿元。

  夏清莹认为:“元宇宙板块带动VR/AR等产品出货,具体包括显示模组、存储芯片、CPU、传感器、终端组装等。电子行业后续显著增长还需下游内容生态的丰富与完善,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入局,带动相关电子产品出货增长。”

  “短期来看,VR/AR市场还是千万级出货需求,总体规模有限;中长期看,市场空间将是亿级出货规模,消费需求持续渗透为元宇宙相关公司提供成长动力。”周佳同样对此表示。

  与尚未落地的元宇宙相比,2022年业内备受关注的则是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新风口。将对IGBT、第三代半导体/快充、存储、连接器、PCB、被动元件、激光雷达、显示模组等电子行业公司带来新的布局方向,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十年汽车智能化将成为电子行业的主要增量。

  “汽车电子将处于高速增长的相对起步阶段,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不仅于半导体、被动元件、显示面板等公司意义重大,更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未来随着高性价比智能车、电动车的普及,智能汽车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承载智能手机通信娱乐的功能,因此重点看好汽车智能化的大发展趋势。”夏清莹如是说。

  在汽车智能化的产业布局方面,相较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为汽车智能化提供增量,传统车企OTA升级为汽车电子带来的机遇或将成为2022年更大的看点。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表示:“在传统车OTA升级中,汽车零部件智能化可带动微控制芯片需求快速增长,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和高性能计算芯片迎来创新发展机遇。同时,传统汽车智能化正从智能单件向智能整车方向升级,对摄像头、雷达、传感器、显示模组等电子智能套装需求同样巨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