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受累自营业务 多家券商去年业绩大降

  去年A股走势分化,国都证券、东海证券等多家券商自营业绩不佳,导致净利润大降。

  一般来说,券商公布业绩时会披露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项指标,投资收益是已经兑现(卖出)的自营投资,还包括联营合营企业已实现的分红等,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就是交易性持仓的浮盈浮亏。正常来说,两项指标之和基本是券商一年投资的整体收益。

  国都证券节前发布了2021年未经审计财务报表公告,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约1.28元,相比2020年大降逾八成。

  从收入构成上来看,公司各项业务全面下滑,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从16.18亿元锐减至2.12亿元,利息净收入也从2.02亿元滑落至3620.69万元。不过,对公司业绩拖累最大的当属自营业务。公告显示,国都证券去年投资收益从2020年约6亿元降为-1.17亿元,而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基本保持不变,显然是自营业务亏损导致了业绩大降。

  东海证券日前发布的2021年未经审计财务报表公告显示,公司去年预计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大降逾五成。从营业收入上看,自营盘对净利润形成了较大的拖累。

  公告显示,2020年东海证券投资收益5.5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72亿元,两者之和逾10亿元。而去年公司投资收益为5.33亿元,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却为-4.87亿元,两者之和约4600万。

  从上述两家券商投资受益或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来看,有可能是自营炒股亏损导致了业绩下滑。

  与国都证券、东海证券相比,中山证券更是曝出了亏损。锦龙股份披露子公司中山证券2021年未经审计财报显示,去年中山证券净利润亏损1.24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在经纪、资管等业务同比微增之余,体现自营投资收入指标之一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却出现5.05亿元亏损。

  在港股上市的申万宏源香港则是由于债券踩雷而业绩大降。公司是预计2021年的未经审核综合除税后溢利同比减少约90%,主要来自机构服务及交易业务的债券类产品预期信用损失在去年四季度有显著上升。由此不难看出,公司应该是在债券方面踩雷了。

  部分中小券商则受益于自营。湘财证券2021年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去年实现净利润约6.95亿元。公司的投资收益为3.43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05亿元,二者相加基本等于净利润。

  记者注意到,在已公布业绩快报和预告的券商中,就有国元证券、光大证券、太平洋证券、国海证券、安信证券等5家券商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告,对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依次为4.98亿元、11.28亿元、2.73亿元、0.9亿元和3.98亿元,计提减值后公司业绩承压、净利润相应减少。

  中邮证券认为,目前证券行业的增长支撑逻辑其一在于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模式转型所带来的业绩增量,其二在于创新型业务孕育的新市场所贡献的业绩增量。从全行业来看,上述增长支撑逻辑将为全行业提供新的营收增长点;对于中小券商来说,各家的展业方向及能力将受益于新的蓝海市场,赚取差异化收益。

(文章来源:读创)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