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山东德州:“三全”管理构建预算绩效新格局

  2022年是中央、省规定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五年期限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深化提升的关键之年。记者从山东省德州市财政局了解到,德州将秉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努力构建预算绩效新格局。

  立足“三个坚持”,实现全方位管理。坚持制度引领。初步构建了“1+2+N”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涵盖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第三方考评等多个方面。坚持“清单”式管理。将全年绩效管理工作任务分解到月,制定每月“清单”。倒排工期,任务分解到人,集思广益,统一思想,高效组织落实。坚持质量为先。制定了《德州市市级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工作质量考核暂行办法》,着力构建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组织对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评审,实行通报机制,对于质量评审结果不合格的第三方机构,给予通报并扣减服务费。

  打造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实现全过程管理。将事前绩效评估、事中运行监控、事后评价、结果应用四个环节贯穿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探索全过程跟踪问效,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监控、事后有结果,结果有应用。探索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开展财政事前绩效评估,涉及资金2.61亿元,评估后拟压减预算8949.28万元,压减幅度为34.3 %。实现所有部门(单位)、全部项目绩效监控全覆盖,探索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执行相结合、资金执行与项目运转相结合、预算调整与绩效目标调整相结合。探索建立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与预算安排挂钩,强化部门支出绩效意识,切实做到预算额度内精打细算,实施内容上精益求精。开展市直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市级预算部门单位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项目自评价抽查复核三项工作,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调整的重要依据,对绩效结果达不到优良等次的政策和项目,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压减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并接受社会监督。抓住结果应用痛点,以结果促工作提高,以公开“倒逼”观念提升。

  突破预算绩效薄弱环节,实现全覆盖管理,在做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短板和不足,寻找病因,对症下药。将预算绩效管理范围由一般公共预算拓展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四本预算”全覆盖。构建多层次、分行业、分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覆盖“四本预算”的同时,进一步延伸到地方债券项目、PPP、政府购买服务等领域,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突破管理薄弱环节。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