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春节档观影人次同比减5000万

  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20时,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0亿元。但相比于2021年春节档创下的78.4亿元票房纪录,今年的票房表现可以说是不尽如人意。

  票价成为扰动票房的主要因素。今年大年初一电影平均票价达56.1元,刷新纪录,而更多的动辄超百元的票价将观众挡在了影院门外,使得春节档累计观影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减少近5000万人次。

  具体影片方面,《水门桥》借助前作《长津湖》积累口碑和热度,在春节档首日便牢牢锁定票房领头羊位置,上映6天累计票房突破25亿元。按照正常态势,未来总票房预计将突破50亿元。该片主控出品方为博纳影业,阿里影业为重要出品方。而作为春节档唯一的喜剧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成为“黑马”,票房一路逆袭,以近14亿元的票房稳稳占据档期第二名位置。

  观影人次同比减少票价过高引关注

  春节档票房的大幅下滑,关系最密切的是观影人次的变化。今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次为2562万,而2021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次达3446万,减少近900万人次。初二至初五的观影人次进一步下滑,分别为1926万、1893万、1712万、1708万,而去年同期的观影人次始终在2000万以上。截至2月6日晚,今年春节档累计观影人次同比减少近5000万。

  观影人次同比减少主要系票价过高。今年初一电影平均票价为56.1元,而以北京地区的影院为例,众多影院的电影票价大比例上浮,甚至翻倍,票价百元的并不鲜见。而初二以后,平均票价有所降低,截至初六时已降至49.3元,但春节档期间平均票价仍高达52.9元,而2021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为48.9元。

  对于高票价,业内人士直言,受疫情影响,影院近两年经营状况一直不佳,年中众多档期缺乏优质影片吸引观众,春节档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部分地区面临疫情扰动,上座率限制在50%。影院借助涨价以维持日常的运营。此外,票补减少也是重要因素。

  一位业内人士则将矛头指向影片发行价,今年春节档所有影片的最低发行价上涨到了35元,去年同期则是30元。

  在此背景下,部分片方选择下调发行价试图吸引观众入场。2月5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狙击手》宣布下调与影院的最低结算价格至A类35元/人次,B类30元/人次,各下调了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

  据悉,票房结算标准为每人次票价。影片版权方、投资方、制片方和发行方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需状况,按照全国各城市票价水平,将城市分为两类,A类:一线城市4个,分别为: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B类:其他城市。

  《水门桥》背后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春节档为电影市场一年之中分量最重的档期,也是预见当年电影行业晴雨的关键窗口。

  此次虎年春节档,据不完全统计背后涉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中国电影、横店影视、阿里影业、万达电影、光线传媒、上海电影、果麦文化等公司。

  今年春节档的头部选手《长津湖之水门桥》背后就涉及了多家上市公司,如博纳影业背后股东方包括万达电影和华金资本等。中国电影、上海电影的母公司上海电影集团也是该片重要出品方。

  中国电影今年春节档现身较多,其参与出品的影片还包括《奇迹·笨小孩》《四海》《熊出没·重返地球》。

  《奇迹·笨小孩》背后的出品公司包括坏猴子、梦将军、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中国电影、阿里影业、万达影视等;《狙击手》背后出品方则为光线影业和黎枫文化等。此外,果麦文化此前曾公告,公司参投的《四海》预计将在2022年2月1日作为春节档电影上映。

  从2021年票房表现看,电影市场头部效应愈发显著,春节档的电影票房占全年电影票房的两成以上。

  回顾2021年春节档,仅《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两部影片就贡献了近100亿元票房,占春节档期总票房的四成,而在10亿元至20亿元区间票房的“腰部”影片缺失。

  从过往二级市场表现看,突出的票房成绩也将提振传媒板块的市场情绪。2021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申万)传媒板块指数上涨近2%,参与出品《你好,李焕英》的北京文化股价斩获涨停。 综合《中国证券报》等整理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